[发明专利]一种自然语言分析智能交互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12838.8 | 申请日: | 2015-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4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江毅;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王珂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语言 分析 智能 交互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系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然语言分析智能交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公司都有对外的电话技术支持服务,用于扩展公司的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但是现有的电话技术支持服务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现由于工程师的技能限制,会对接线用户的服务范围受到影响,从而不一定能够解决用户咨询的问题,而且服务人员技术及沟通能力的差别,导致用户服务感受参差不齐,并且对于与用户的交互方式来说也限制在了单一的语音交互方式,不仅如此,针对电话技术支持服务来说,还存在技术人员招聘成本高,初级工程师人员流失率高,呼叫中心7*24小时支持成本巨大,以及话费消耗费用高的问题。
所以,研制出一种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分析进行智能交互,从而解决用户咨询问题的方法,便成为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然语言分析智能交互方法及装置,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分析进行智能交互。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然语言分析智能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收集工单记录,并对收集的工单记录中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对常见的高点击率知识点常见问题进行整理;
步骤二:针对整理好的知识标题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收集和编写,并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对应的语料编写,创建知识库;
步骤三:将用户输入的语料进行具有语义检索的倒排索引,根据语料的关键词在所述知识库中进行初步筛选的索引;
步骤四:结合用户的上下文场景,在所述知识库中召回含有所述语料中关键词的知识点,并对该知识点进行同义词、纠错词级别的处理,其中,所述语料的语义部分通过规定的虚拟语义术语标准进行召回;
步骤五:将上述被召回的知识点按照语义进行融合和组合,建立语义关系,即将上述召回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动态语义树,作为后续和用户交互的基础;
步骤六:将上述所述用户输入的语料进行单一的语义分析,与上述建立的语义关系进行匹配,并在与用户不断的交互过程中删除掉不相匹配的知识点,其中,所述不相匹配相当于与用户检索内容关键词不重合的知识点;
步骤七:若匹配成功,则将对应知识点反馈给用户,若未匹配成功,则继续通过不同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交互,以最终达到知识点的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方式包括文本交互、图片交互、多媒体交互以及附件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知识库包括标准知识库与定制知识库,其中,所述标准知识库为云端自有的知识库。
一种自然语言分析智能交互装置,包括与企业内部系统相连接的路由服务器,所述路由服务器连接有语义分析系统、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企业身份认证服务器以及若干客户端,其中,所述语义分析系统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知识库中经收集和编写的知识点,以及相应的知识点编写后的语料;
输入模块,用于收集用户输入的语料,并将该语料传输至相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中;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从输入模块接收到的语料数据进行具有语义检索的倒排索引,根据语料的关键词在所述知识库中进行初步筛选的索引;结合用户的上下文场景,在所述知识库中召回含有所述语料中关键词的知识点,并对该知识点进行同义词、纠错词级别的处理,其中,所述语料的语义部分通过规定的虚拟语义术语标准进行召回;将上述被召回的知识点按照语义进行融合和组合,建立语义关系,即将上述召回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动态语义树;
交互模块,用于与用户通过文本交互、图片交互、多媒体交互以及附件交互的方式进行不断的交互,从而达到知识点的匹配;
输出模块,用于将已经匹配的知识点传输给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客户端包括Android客户端以及IOS客户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了克服现有IT电话技术支持的弊端,本发明不仅能够为呼叫中心节省支持人员、降低公司成本、利用空余网络带宽,而且可以通过与用户的交互实现自主学习知识,不断完善及更新、统一进行标准化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并且它的支持方式非常的多样性,可以通过多媒体、文本、图片、附件等形式进行支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2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