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井施工用负载敏感控制液压抓岩机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12500.2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1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云;沈慰安;龚卫东;王鹏越;丁海港;苗运江;杨海峰;王伟平;周辉;王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04 | 分类号: | E21D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朱亮淞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井 施工 负载 敏感 控制 液压 抓岩机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井施工用负载敏感控制液压抓岩机及工作方法,抓岩机主要包括负载敏感液压系统、机架总成、吊臂总成,其中负载敏感系统通过液压管路与机架总成的变幅油缸、回转马达、提升绞车,以及吊臂总成的抓斗油缸连接,以实现抓岩机的变幅、回转、抓取、提升等单动作及复合动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抓岩机的各工作机构均采用负载敏感控制,使泵的输出流量及压力与负载需求相匹配,同时采用多泵合流以满足复合动作流量的需求,因此该负载敏感控制抓岩机具有效率高、发热量小、噪声小、输出力大、反应灵敏、复合动作连贯、适合长期重载作业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属于矿山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井开采和物料抓提转运的负载敏感控制液压抓岩机。
背景技术
目前,抓岩机己广泛立井施工以抓取井下爆破后松散岩石,是立井施工出碴工序的关键设备,对提高立井施工效益、保证施工安全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立井施工综合效益至关重要。目前广泛使用的抓岩机多为气动抓岩机,但噪音大,普遍高于90分贝,严重危害工人听力,输出力小且效率低,无法进行长期重载抓岩作业。采用输出力大、噪声小的液压抓岩机代替气动抓岩机是抓岩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所使用的液压抓岩机多采用定量泵系统,存在液压系统效率低、发热严重,以及复合动作不连贯、动作反应慢等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井施工用负载敏感控制液压抓岩机及其工作方法,有效率高、发热量小、噪声小、输出力大、反应灵敏、复合动作连贯、适合长期重载作业等优点。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立井施工用负载敏感控制液压抓岩机,抓岩机包括负载敏感液压系统、机架总成和吊臂总成,所述负载敏感系统分别与机架总成和吊臂总成的各执行机构控制连接,以实现抓岩机的变幅、回转、抓取、提升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负载敏感液压系统包括电机、三联负载敏感泵、抓提液控手柄、抓提负载敏感阀、变回液控手柄、变回负载敏感阀和油箱,所述电机与三联负载敏感泵连接,所述三联负载敏感泵与油箱连接,所述三联负载敏感泵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出油合流块合流后分别经抓提负载敏感阀、变回负载敏感阀进入各执行机构,所述抓提负载敏感阀、变回负载敏感阀的控制口分别与对应的抓提液控手柄、变回液控手柄的油口连接;各所述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经梭阀选取,再通过LS分流块分流后与三联负载敏感泵连接;各所述执行机构的回油分别先经过抓提负载敏感阀、变回负载敏感阀,再经过滤器回到油箱。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总成包括回转马达、底座、提升绞车、变幅油缸和主机架,所述回转马达通过底座固定设置在主机架上带动主机架回转;所述主机架的侧壁与变幅油缸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变幅油缸的另一端与吊臂总成铰接设置,实现吊臂总成的变幅;所述提升绞车设置在主机架上,所述提升绞车与吊臂总成之间牵引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吊臂总成包括吊臂、钢丝绳、抓斗油缸和抓斗,所述吊臂一端铰接在主机架上,所述吊臂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绳悬吊抓斗,所述钢丝绳与提升绞车连接,实现抓斗的提升;所述抓斗内部设置有抓斗油缸,实现抓斗的抓取。
一种立井施工用负载敏感控制液压抓岩机的工作方法,如下:
所述三联负载敏感泵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出油合流块合流后分别进入提负载敏感阀和变回负载敏感阀;
所述变回负载敏感阀出油口分别与执行机构中的变幅油缸204和回转马达连接,实现吊臂的变幅和回转动作;
当抓岩机进行变幅动作时,操作抓提液控手柄,使抓提负载敏感阀换向,变幅油缸输入压力油,推动其活塞杆伸缩,以调节实现吊臂倾角,调整抓斗在井底的径向位置;当抓岩机进行回转动作时,操作抓提液控手柄,使抓提负载敏感阀换向,回转马达输入压力油,以驱动主机架回转,使抓斗抓取井底任一周向位置处的碎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2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履带式管片二次衬砌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型腔组合刀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