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井施工用负载敏感控制液压抓岩机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12500.2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1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云;沈慰安;龚卫东;王鹏越;丁海港;苗运江;杨海峰;王伟平;周辉;王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04 | 分类号: | E21D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朱亮淞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井 施工 负载 敏感 控制 液压 抓岩机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立井施工用负载敏感控制液压抓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敏感液压系统(1)、机架总成(2)和吊臂总成(3),所述负载敏感液压系统(1)分别与机架总成(2)和吊臂总成(3)的各执行机构控制连接,以实现抓岩机的变幅、回转、抓取、提升动作;
所述负载敏感液压系统(1)包括电机(101)、三联负载敏感泵(102)、抓提液控手柄(104)、抓提负载敏感阀(105)、变回液控手柄(107)、变回负载敏感阀(106)和油箱(111),所述电机(101)与三联负载敏感泵(102)连接,所述三联负载敏感泵(102)与油箱(111)连接,所述三联负载敏感泵(102)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出油合流块(103)合流后分别经抓提负载敏感阀(105)、变回负载敏感阀(106)进入各执行机构,所述抓提负载敏感阀(105)、变回负载敏感阀(106)的控制口分别与对应的抓提液控手柄(104)、变回液控手柄(107)的油口连接;各所述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经梭阀(108)选取,再通过LS分流块(109)分流后与三联负载敏感泵(102)连接;各所述执行机构的回油分别先经过抓提负载敏感阀(105)、变回负载敏感阀(106),再经过滤器(110)回到油箱(111);
该立井施工用负载敏感控制液压抓岩机的工作方法为:
所述三联负载敏感泵(102)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出油合流块(103)合流后分别进入抓提负载敏感阀(105)和变回负载敏感阀(106);
所述变回负载敏感阀(106)出油口分别与执行机构中的变幅油缸(204)和回转马达(201)连接,实现吊臂(301)的变幅和回转动作;
当抓岩机进行变幅动作时,操作抓提液控手柄(104),使抓提负载敏感阀(105)换向,变幅油缸(204)输入压力油,推动其活塞杆伸缩,以调节实现吊臂(301)倾角,调整抓斗(304)在井底的径向位置;当抓岩机进行回转动作时,操作抓提液控手柄(104),使抓提负载敏感阀(105)换向,回转马达(201)输入压力油,以驱动主机架(205)回转,使抓斗(304)抓取井底任一周向位置处的碎岩;
所述提负载敏感阀(105)的出油口分别与抓斗油缸(303)、提升绞车(203)连接,以实现岩石的抓取和提升动作;
当抓岩机进行抓岩动作时,操作变回液控手柄(107),使变回负载敏感阀(106)换向,向抓斗油缸(303)输入压力油,其活塞杆向下伸出时,抓斗(304)打开,其活塞杆收缩时,抓斗(304)闭合,通过抓斗(304)的张闭,以实现碎岩的抓取和释放;当抓岩机进行提升动作时,操作变回液控手柄(107),使变回负载敏感阀(106)换向,向提升绞车(203)输入压力油,提升绞车(203)的滚筒缠绕钢丝绳(302),以实现抓斗(304)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所述机架总成(2)包括回转马达(201)、底座(202)、提升绞车(203)、变幅油缸(204)和主机架(205),所述回转马达(201)通过底座(202)固定设置在主机架(205)上带动主机架(205)回转;所述主机架(205)的侧壁与变幅油缸(204)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变幅油缸(204)的另一端与吊臂总成(3)铰接设置,实现吊臂总成(3)的变幅;所述提升绞车(203)设置在主机架(205)上,所述提升绞车(203)与吊臂总成(3)之间牵引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井施工用负载敏感控制液压抓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总成(3)包括吊臂(301)、钢丝绳(302)、抓斗油缸(303)和抓斗(304),所述吊臂(301)一端铰接在主机架(205)上,所述吊臂(301)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绳(302)悬吊抓斗(304),所述钢丝绳(302)与提升绞车(203)连接,实现抓斗(304)的提升;所述抓斗(304)内部设置有抓斗油缸(303),实现抓斗(304)的抓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25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履带式管片二次衬砌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型腔组合刀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