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用非正时燃烧室工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6051.0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5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4 | 分类号: | F01L1/04;F01L9/02;F01L9/04;F01L3/16;F01L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正时 燃烧室 工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用非正时燃烧室工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包括容积机构和非正时燃烧室的发动机(或称热动力系统)具有清洁高效、原料多样等优势,但是,工质导入燃烧室和导出燃烧室的控制是十分关键的。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的工质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发动机用非正时燃烧室工质控制系统,包括燃烧室,在所述燃烧室的壁上设置燃烧室工质口和气门杆孔,在所述燃烧室内于所述燃烧室工质口处设置气门,所述气门的气门杆设置在所述气门杆孔内,所述气门经所述气门杆受气门控制机构控制。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门控制机构设为包括弹性体和凸轮的控制机构。
方案3: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门控制机构设为包括弹性体、摇臂和凸轮的控制机构。
方案4: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门控制机构设为电磁控制机构。
方案5: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门控制机构设为液压控制机构。
方案6:在方案2或3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弹性体设为处于使所述气门趋于关闭的状态。
方案7:在方案2、方案3或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在所述凸轮旋转时,所述凸轮将所述气门强制开启。
方案8:在方案1至方案7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气门内设置冷却流体通道。
方案9:在方案1至方案7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气门内设置热管。
方案10:在方案1至方案9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气门杆和所述气门杆孔配合处设置密封环。
本发明中,所谓的“非正时燃烧室”是指燃烧时长超过工质经历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所需时长的燃烧室。例如,连续燃烧室。
本发明中,所谓的“气门杆孔”是指与所述气门的气门杆相配合的孔。
本发明中,应根据热能与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发动机用非正时燃烧室工质控制系统能够高效、精准控制容积机构和非正时燃烧室之间的工质导入和导出。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7: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室,2燃烧室工质口,3气门杆孔,4气门杆,5气门控制机构,501弹性体,502凸轮,512摇臂,52电磁控制机构,53液压控制机构,6冷却流体通道,7热管,8密封环,9气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发动机用非正时燃烧室工质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燃烧室1,在所述燃烧室1的壁上设置燃烧室工质口2和气门杆孔3,在所述燃烧室1内于所述燃烧室工质口2处设置气门9,所述气门9的气门杆4设置在所述气门杆孔3内,所述气门9经所述气门杆4受气门控制机构5控制。
实施例2
一种发动机用非正时燃烧室工质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门控制机构5设为包括弹性体501和凸轮502的控制机构。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弹性体501设为处于使所述气门9趋于关闭的状态,使在所述凸轮502旋转时,所述凸轮502将所述气门9强制开启(如图2所示);或使在所述凸轮502旋转时,所述凸轮502设为处于使所述气门9趋于关闭的状态,所述弹性体501将所述气门9强制开启(图中未示)。
实施例3
一种发动机用非正时燃烧室工质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门控制机构5设为包括弹性体501、摇臂512和凸轮502的控制机构。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弹性体501设为处于使所述气门9趋于关闭的状态,使在所述凸轮502旋转时,所述凸轮502通过所述摇臂512将所述气门9强制开启(如图3所示);或使在所述凸轮502旋转时,所述凸轮502设为处于通过所述摇臂512使所述气门9趋于关闭的状态,所述弹性体501将所述气门9强制开启(图中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熵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熵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6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尾气净化器
- 下一篇:动叶片以及具备该动叶片的燃气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