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车门窗帘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5928.4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洪恩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车门 窗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车门窗帘(例如车门车窗窗帘)。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手动车门窗帘,其覆盖车门的车窗玻璃的全部表 面以遮挡阳光进入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遮挡阳光透过车门玻璃进入车厢,电动或手动窗帘被安装至 车门板。
图1为显示用于车窗的已知的手动窗帘的立体图,图2为沿着图1 中线A-A的截面图。
在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10”表示窗帘。
通常,窗帘10以围绕安装在车门板中的辊卷绕的状态进行储存, 仅有窗帘10的顶框12暴露在外。
此外,钩形件22整体地安装至车门玻璃框20,所述车门玻璃框 20在升降车门玻璃的过程中支撑车门玻璃。
为了使用窗帘10,当使用者握住窗帘10的顶框12并向上拉起时, 窗帘10被向上拉出。当车门玻璃框20的钩形件22钩住形成在窗帘10 的顶框12中的固定孔14时,窗帘10覆盖车门玻璃24以遮挡阳光进 入车辆。
然而,已知的手动窗帘具有如下缺陷。
如图1中所示,在钩形件22钩住窗帘10的顶框12的固定孔14 的状态下,窗帘10不能覆盖钩形件22的竖直长度范围的车门玻璃24。
因此,阳光从在窗帘10的顶框12和车门玻璃框20之间形成的间 隙透过车门玻璃24进入车厢,引起乘客的不适。
这样,已知的手动窗帘不能完全覆盖车门玻璃,阳光通过间隙进 入车厢使得已知手动窗帘的遮光性能变差。
此外,从车门玻璃的顶框突出并暴露的钩形件可能影响外观,并 可能成为侧向碰撞的危险因素。
此外,当将窗帘固定至钩形件时,可能不方便操纵窗帘,因为当 朝向钩形件拉动窗帘的顶框时,窗帘的顶框可能与车门玻璃碰撞并产 生不希望的噪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用于车辆的车门窗帘,使得窗帘的顶框形成具有插入联接端。推拉卡 扣总成,其安装在车辆车门玻璃的框架中,并独立地与联接端扣合装 配,使得在使用窗帘时联接端完全地插入卡扣总成。因此,窗帘覆盖 车门玻璃的整个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门窗帘,其包括:卡扣外壳, 其具有形成在前侧和后侧中的卡扣固定槽,所述卡扣外壳安装在车辆 的车门玻璃框中;卡扣体,其具有形成在前侧和后侧上的卡扣,所述 卡扣联接在所述卡扣外壳的卡扣固定槽中以上升或下降;推拉锁定装 置,其在卡扣体上升、卡扣体在卡扣外壳中定位且卡扣体从卡扣外壳 拉出时固定位置(fixingpositions);以及插入联接端,其与窗帘的顶框 整体地形成,所述插入联接端以扣合装配的方式插入并锁住卡扣体。
卡扣外壳包括整体地形成在卡扣外壳的两个侧面上的固定阶梯和 形成在卡扣外壳容纳空间的内壁上并限制固定阶梯的组装凹部,所述 卡扣外壳容纳空间形成在车门的玻璃框架中。
卡扣外壳的卡扣固定槽在竖直长度上形成以限制卡扣体的竖直行 程(stroke)。
卡扣体包括:主体,其包括在主体的前侧和后侧上整体形成的卡 扣和弹簧支撑孔,所述卡扣联接在卡扣固定槽中以上升和下降,所述 弹簧支撑孔形成在主体的上侧上,并联接在所述卡扣外壳中以上升和 下降;以及窗帘联接钩,其整体地形成在主体的底部两侧以待弯曲。
当卡扣体上升时,窗帘联接钩插入卡扣外壳并竖直地设置,当卡 扣体下降时,所述窗帘联接钩通过其本身的回弹力向外弯曲,并与车 门的玻璃框架的表面紧密接触,并且所述窗帘联接钩水平地设置。
弹簧插入弹簧支撑孔,在卡扣外壳的上侧上压缩并支撑所述弹簧。
推拉锁定装置包括:位置固定销,其固定在卡扣外壳的上侧上以 在卡扣体上升和下降时固定位置;位置固定销循环凹部,其形成在卡 扣体的侧部的前侧和后侧上使得位置固定销在锁定方向和释放方向上 循环;以及销锁定和释放块,其从位置固定销循环凹部的每一个的下 侧突出,并具有倾斜的上侧和锁定凹部,位置固定销插入所述锁定凹 部。
位置固定销循环凹部包括第一引导凹部和第二引导凹部,所述第 一引导凹部引导位置固定销进入锁定凹部,所述第二引导凹部将锁定 凹部内的位置固定销引导在释放方向上,同时第一和第二引导凹部相 互平行地形成在位置固定销循环凹部的底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车窗窗帘具有如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5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预装汽车挡风玻璃发热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