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中参杂条带状金属纤维经纱组的织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4512.0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0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周香琴;王琴龙;万祖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22 | 分类号: | D03D49/22;D03D49/20;D03D4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124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参杂 带状 金属纤维 经纱 织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织物中参杂条带状金属纤维经纱组的织造方法,属于纺织机械领域的织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经纱储存与织造时经纱走向见图1、2所示,经轴1通过轴承与机架0连接,由织机送经驱动系统驱动;固定后梁3通过轴承与机架0连接;后梁摆臂5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活动后梁4,另一端连接弹簧6,弹簧6的另一端与机架0固连。经纱2储存在经轴1上,在织造时,由经轴1退解出来,经过固定后梁3、活动后梁4、综框7、钢筘8,与纬纱交织,在织口支撑杆9上方的织口处形成织物10,织物10经过开幅辊11、卷取辊12、上压辊13、下压辊14,卷绕到布卷15上,完成整个织造过程。卷取辊12由织机卷取驱动系统驱动,把织物引离织口,实现织物的纬密控制。经轴1由织机的送经驱动系统控制,实现织造时经纱张力的自动调节和控制。活动后梁4在经纱2的张力和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平衡,起到缓解织机开口引起的经纱张力变化的作用,同时活动后梁也起到感知经纱张力的作用,为送经速度的控制提供依据。
上述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1、整幅经面的经纱分布基本均匀,经纱在经轴上的缠绕为平行卷绕。经轴的宽度与整幅片纱的宽度基本一致;
2、经纱从满筒到空筒过程中的张力调节由活动后梁感知经纱张力,送经系统根据感知到的经纱张力,自动调节送经量,实现经纱张力的均衡或符合织造要求;
3、调节弹簧6的弹力,实现初始经纱张力的设置。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当织物中有两种纱线纤度相差悬殊的经纱成分,其中一种为金属纤维(或其他低弹性)经纱呈大跨度,条带状分布时,因经纱数量少,分布不均,经纱组间跨度较大,无法对这批经纱实施整幅整经工艺,因此无法采用传统的经轴储经;因金属纤维或其他低弹性纤维的弹性模量较高,张力变化较大,织造过程中经纱张力的均衡性难以控制,对经纱张力的调节系统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良的、结构组成合理,方法简单可靠,能满足条带状大跨度分布的金属纤维经纱或低弹性纤维经纱张力调节、设置和控制需求的织物中参杂条带状金属纤维经纱组的织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织物中参杂条带状金属纤维经纱组的织造方法,所述的织造方法是:经轴通过轴承与机架连接,由织机送经驱动系统驱动;固定后梁通过轴承与机架连接;后梁摆臂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活动后梁,另一端连接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机架固连;
经纱储存在经轴上,在织造时,由经轴退解出来,经过固定后梁到达活动后梁;另一组经纱从独立筒子系统退解出来后经过转向瓷眼到达织机的活动后梁,与第一组经纱混合,经过综框和钢筘与纬纱交织,在织口支撑杆上方的织口处形成织物;织物经过开幅辊、卷取辊、上压辊和下压辊卷绕到布卷上,完成整个织造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的卷取辊由织机卷取驱动系统驱动,把织物引离织口,实现织物的纬密控制;经轴由织机的送经驱动系统控制,实现织造时经纱张力的自动调节和控制,活动后梁在经纱的张力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平衡,起到缓解织机开口引起的经纱张力变化的作用,同时活动后梁感知经纱的张力,为经纱送经速度的控制提供依据;所述经纱的储存、初始张力设置、经纱张力控制由独立筒子系统完成。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独立筒子系统包括:一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一支架上的转动支撑轴,该转动支撑轴上固定有纱筒;一筒子直径感应杆通过轴承与筒子直径感应轮连接,并通过轴承与支架连接;一弹簧固定杆一端固定有弹簧,另一端与支架固连,其固连的方位可绕支撑轴的中心转动调节,并在其上固定有刻度盘;一摩擦皮带一端与筒子直径感应杆固连,另一端与弹簧固连,并且包绕在纱筒的外圆周上;所述的纱筒中间的圆周面上缠绕着经纱。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筒子直径感应轮与缠绕在纱筒上的经纱接触,织造过程中随着经纱的消耗,经纱的缠绕直径逐渐减小,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筒子直径感应杆绕A点逆时针转动,确保筒子直径感应轮与经纱始终接触,导致弹簧的伸长量减少,摩擦皮带对纱筒的阻力减少,实现经纱因缠绕直径的变化引起的经纱张力变化,确保织造过程中,经纱的退解张力基本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4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远红外保暖功能的面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