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两级漏板窑炉制备双组份超细玻璃纤维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2070.6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1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峰;吴操;李斌斌;王蕾;叶信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37/08 | 分类号: | C03B37/08;C03B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两级 漏板窑炉 制备 双组份超细 玻璃纤维 方法 | ||
一种两级漏板玻璃纤维窑炉装置,包括熔化系统、漏板系统和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所述的漏板系统包含两级漏板,其中一级漏板位于二级漏板的正上方,熔化系统包含两个独立的倒梯形熔化室,两个熔化室中间由耐高温绝热层隔开。一种通过两级漏板窑炉制备双组份超细玻璃纤维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种玻璃球分别添加到两个熔化室中;2)高温火焰喷烤熔化室;3)玻璃液淹没加热电极后,打开电极开关;4)调整熔化室和漏板的加热电极电流;5)喷吹拉丝;6)用集棉网带收集玻璃纤维,压制成玻璃纤维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①能耗低;②节约空间;③产品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玻璃纤维棉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两级漏板窑炉制备双组份超细玻璃纤维棉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火焰喷吹法制备玻璃棉,生产工序繁杂,料道加热部位多,消耗能源多,并且制备的玻璃纤维棉呈现直线型,纤维之间易滑动、脱离,因此需要喷胶才能形成稳定的毡状结构,不仅工艺复杂,而且胶黏剂的制备会形成大量的有毒害物质的排放,为环境的保护形成巨大的压力。双组分玻璃纤维棉呈自然卷曲状态,纤维之间相互搭接相扣,即使不施加胶黏剂,也可以保持稳定的毡状结构,并且双组份纤维相较于传统纤维材料还容易形成均匀的毡状结构,不仅缩减了生产成本和工艺,而且棉毡吸声、保温性能也更加优异。然而,双组分玻璃纤维棉制备工艺存在玻璃球加热融化不均、耗能较大的问题,在能源日益紧张,玻璃纤维需求日益苛刻的需求下,玻璃熔炉结构设计对降低能源消耗、均匀玻璃液混合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合理的窑炉结构设计是降低能耗、成本,提升纤维性能的关键所在。
美国专利5431992提出了用离心法制备双组份玻璃纤维棉的工艺,与传统的玻璃纤维棉制备工艺相比,制备的玻璃纤维呈现弯曲状态,棉毡分布均匀,吸声、保温性能优异,而且不需要喷胶,棉毡即可保证稳定的结构,但是本方案不能间歇式生产,用离心工艺制备的玻璃纤维直径也较粗,性能也受到了一定限制。
美国专利US 5576252提出了一种喷吹工艺制备双组份玻璃纤维棉的方法,制备出的纤维直径较细,保温性能优异,产品无需喷胶,比传统的玻璃棉制备工艺更环保,但是窑炉中的玻璃液难以流向成纤器中,且较长的料道结构使得本工艺的能耗较高。
现有玻纤生产的漏板装置漏板夹与底板结构相连,并且漏板夹的大小不合理,这样就导致玻璃液流经漏板过程中,短时间内多组分玻璃液不易混合均匀。料道结构多且玻璃液流经过程长,浪费消耗能源,生产工序繁杂,不利于经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两级漏板窑炉制备出超细双组份玻璃纤维棉的方法。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将链接电极的一级漏板夹直接链接到倒梯形熔化室的底部,二级多孔漏板位于一级漏板的正下方。两个独立的结构大小相同的倒梯形熔化室在加热过程中,分别融化一种玻璃球,使不同玻璃球融化互不干扰,在倒梯形底部玻璃液有足够留下的压力,由于熔化室底部有两级漏板,因此两种玻璃液通过两级漏板多次混合的过程,使其混合更加均匀充分,而且在流经两级漏板的过程中,玻璃液的粘度及流量在变化,可以通过调节两级漏板的间距、温度调节控制玻璃液的粘度及流量,且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实施开始和停止的操作,实现了间歇式操作,方便工人操作维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级漏板玻璃纤维窑炉装置,包括熔化系统、漏板系统和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板系统包含两级漏板,其中一级漏板位于二级漏板的正上方,所述的熔化系统包含两个独立的倒梯形熔化室,两个熔化室中间由厚度为5~25cm、孔隙率为20%~65%、材质为耐高温陶瓷纤维的耐高温绝热层隔开,每个熔化室的底部都有一个直径和位置都与一级漏板漏孔对应相同的出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2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式氧漂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开关单元的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