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密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0376.8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3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仙谷晴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86 | 分类号: | B60J1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再言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2 | 代理人: | 马少东;石萍 |
地址: | 日本广岛***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着汽车的车门周边安装并与车体侧弹性接触而将车门与车体之间密封的车门密封条。
背景技术
如图8以及图9所示,沿着汽车的车门1的周边安装有将车门1与作为车体开口边缘部的车体2之间密封的车门密封条10。
如图9所示,这样的车门密封条10是将模成型部Y连接于挤出成型部X1、X2的端部而构成的,在车门1周边部的上部(顶侧)设置挤出成型部X1,并且在沿着该上部延伸的上部角部R设置模成型部Y。
公知在这样的车门密封条10中,在位于挤出成型部X1的安装基部11(11a)的车门周边侧设置有高发泡海绵制的密封部21,在安装车门密封条10时使该高发泡海绵制的密封部21与车门1的周边弹性接触,从而能够获得优良的密封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许第4380935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如图10所示,在未图示的模具内,在组装入车门密封条10的挤出成型部X1的端部之后,使模成型部Y的端部对接上,将两者的安装基部11(11a、11c)、中空状的主密封部12(12a、12c)、唇状的副密封部13(13a、13c)之间一体成型,并且使高发泡海绵制的密封部21连接于在模成型部Y的安装基部11(11c)设置的密封部22而一体成型。
据此,由于在模成型部Y的安装基部11(11c)设置的密封部22与在挤出成型部X1的安装基部11(11a)设置的高发泡海绵制的密封部21一体成型,因此能够得到可防止因水通过而造成的漏水这样的效果。
但是,由于高发泡海绵制的密封部21是比重通常为0.05~0.4的低的非常软的材料,因此通过模具成型而很好的进行连接,使得与在模成型部Y的安装基部11设置的比重比高发泡海绵制的密封部21高的密封部22(通常由EPDM的橡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的固态材料或者海绵材料构成)对接在一起并不容易,作业人员要有相当的技能。
即,在通过模具成型而进行连接时,由于模具成型材料以按压软质的高发泡海绵制的密封部21的方式进行流动,即发生所谓的“被按压”,因此存在模具成型不稳定这样的问题。由此,连接面会变得不平整,这样水会从此处侵入到车内侧,美观性也变差。另外,即使连接上,软质的高发泡海绵制的密封部21与在模成型部Y的安装基部11(11c)设置的密封部22在柔软性方面有很大不同,在被设置到车门1等的车门面板上的情况下,高发泡海绵制的密封部21的挠曲应力集中于连接位置的边界处,也有可能造成连接面被剥离开。
相对于此,也可以考虑使得在模成型部Y的安装基部11(11c)设置的密封部22的厚度为薄的唇状,来抑制施加于高发泡海绵制的密封部21侧的压力,但是若这样使得厚度变薄,则存在如下的情况:密封部22从唇部的延伸中途折弯,或者在连续的长度方向上无意的自由折弯,或者产生皱褶,而不能发挥充分的密封性能。另外,若减小整个截面形状,则唇状的密封部22有可能不能到达车门门板。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如图10所示,记载了如下这一点:使在安装基部11(11a)设置的高发泡海绵制的密封部21向着端面被压缩成唇状并被组装之后,使挤出成型部X1的端部与模成型部Y的端部相连接,但是针对在挤出成型部X1侧设置的高发泡海绵制的密封部21与在模成型部Y侧设置的密封部22的连接是困难的这一点以及密封部22所需的形状没有任何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模具成型进行的连接稳定的进行且发挥优良的密封性能的车门密封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门密封条,具有:安装基部(11),其沿着汽车的车门(1)周边被安装;主密封部(12),其一体成型于该安装基部(11)的车内侧,在车门(1)关闭时与车体(2)的车门开口边缘弹性接触;在角部(R),顶侧的挤出成型部(X1)及柱侧的挤出成型部(X2)与模成型部(Y)相连接,在所述顶侧的挤出成型部(X1)侧的安装基部(11(11a))设置有与所述车门(1)周边弹性接触的高发泡海绵制的超软质密封唇部(31),并且在所述模成型部(Y)侧的安装基部(11(11c))设置有模制密封唇部(32),该模制密封唇部(32)与所述车门(1)周边弹性接触,并通过模具成型而连接于所述超软质密封唇部(31),其特征是,
相比于从所述顶侧的挤出成型部(X1)与模成型部(Y)的连接位置(Pa)起至朝向所述模成型部(Y)侧的顶侧直线部(Y1)的位置(Pc)止的范围(Pa-Pc)内的所述模制密封唇部(32)的壁厚(32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0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