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尺寸井眼旋转防喷器壳体及壳体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0298.1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7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伊明;黄学刚;李润川;杨刚;李冰清;郑传义;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 旋转 防喷器 壳体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是一种大尺寸井眼旋转防喷器壳体及壳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旋转防喷器是欠平衡钻井、地热钻井、煤炭层钻井的必要设备。旋转防喷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压力控制,实现旋转密封,以便在一定的井口压力的情况下照常进行钻井作业。欠平衡钻井又叫负压钻井,是指在钻井时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地底的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筒并且循环到地面上的钻井技术。目前,在欠平衡钻井中,常规旋转防喷器壳体通径只有350mm,不能满足更大尺寸井眼的特殊欠平衡钻井工艺。这样,为解决此问题,亟需设计能够满足大尺寸井眼的新型旋转防喷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尺寸井眼旋转防喷器壳体及壳体连接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常规旋转防喷器不能满足欠平衡钻井中超大井眼的井口正常导流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大尺寸井眼旋转防喷器壳体,包括卡箍座、连接头、左卡箍和右卡箍,在卡箍座的上端和下端内侧分别设有上环槽和下环槽,连接头的上端位于下环槽内且卡箍座与连接头通过栽丝固定安装在一起,卡箍座的顶部通过栽丝固定安装有衬套,衬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凸起和下凸起,下凸起座在卡箍座的上环槽内,下凸起的内侧设有内凸台,在上凸起的外侧固定有能阻止旋转防喷器旋转总成上行的左卡箍和右卡箍,左卡箍和右卡箍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左卡箍和右卡箍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一起。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上凸起的外侧下部可设有卡槽,在左卡箍和右卡箍的下端可设有卡台,卡台位于卡槽内。
上述卡箍座的上环槽与下凸起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上述卡箍座的通径可为525mm。
上述卡箍座右侧可设有流体出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采用了上述所述大尺寸井眼旋转防喷器壳体的壳体连接装置,包括大尺寸井眼旋转防喷器壳体、井口连接装置和旋转总成,井口连接装置与连接头之间固定安装有卡瓦,旋转总成的中部外侧设有台阶部,旋转总成上的台阶部座在下凸起上,左卡箍和右卡箍的内侧下端呈上窄下宽的锥台面。
上述井口连接装置为可套管或闸板阀。
上述卡箍座下部内侧与井口连接装置之间可安装有密封圈,衬套与旋转总成之间可安装有密封圈。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原有旋转防喷器的旋转总成的基础上,通过增大旋转防喷器卡箍座通径,再在卡箍座上固定安装便于拆卸的衬套,克服了现有旋转防喷器通径小的不能满足超大井眼的井口正常导流的问题。该装置拆卸便捷,实用性强,可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卡箍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卡箍座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卡箍座,2为连接头,3为左卡箍,4为右卡箍,5为栽丝,6为衬套,7为内凸台,8为旋转总成,9为卡台,10为密封圈,11为流体出口,12为井口连接装置,13为卡瓦,14为台阶部,15为上凸起,16为下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0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井碰压的关井滑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防脱式电缆打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