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枇杷叶保健茶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95046.4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1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晔;金凌云;朱忠敏;王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3400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荣华山产***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枇杷叶 保健茶 配方 及其 制作 工艺 | ||
1.一种枇杷叶保健茶的配方,其特征是,按重量份数配制为:发酵枇杷叶84-90份,其余辅料占10-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枇杷叶保健茶,其特征是,按重量份数配制为:发酵枇杷叶85-90份、白茅根1-4份、白菊1-4份、川贝母1-4份、薄荷1-4份,以上各物质可以灵活组成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枇杷叶保健茶,其特征是,按重量份数配制为:发酵枇杷叶84-90份、生姜粉1-4份、淡竹叶1-4份、紫苏1-4份、甘草1-4份,以上各物质可灵活组成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枇杷叶保健茶,其特征是,按重量份数配制为:发酵枇杷叶84-90份、桑叶1-4份、百合1-4份、北沙参1-4份、薄荷1-4份,以上各物质可灵活组成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枇杷叶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枇杷叶的制作过程为:选用新鲜的老枇杷叶,洗净,切成宽0.5-1.5cm的条状或1.5cm2左右的圆形或方形,经过微波低温真空烘干处理,将烘干好的枇杷叶按料水比例为1:1.1~1:1.5混合后装入无色、透明的、符合国家环保级标准且耐高温、高压的容器中并封口,将装入容器的枇杷叶经120-125℃,压力为0.11Mpa,高温高压灭菌1-1.5h,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在经过消毒的超净工作台上,按照无菌操作方法,将接食药用菌菌种接入冷却至室温的枇杷叶培养基中,避光、通风培养,培养温度按不同的菌种设定,范围在20-26℃,至菌丝封住瓶底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枇杷叶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接入的菌种为灵芝、松杉灵芝、蝙蝠蛾拟青霉、蝙蝠蛾被毛孢、蛹虫草、猴头菌等的食药用菌菌种中的一种。
7.一种枇杷叶保健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制作发酵枇杷叶:选用新鲜的老枇杷叶,洗净,切成宽0.5-1.5cm的条状或1.5cm2左右的圆形或方形,经过微波低温真空烘干处理,将烘干好的枇杷叶按料水比例为1:1.1~1:1.5混合后装入无色、透明的、符合国家环保级标准且耐高温、高压的容器中并封口,将装入容器的枇杷叶经120-125℃,压力为0.11Mpa,高温高压灭菌1-1.5h,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在经过消毒的超净工作台上,按照无菌操作方法,将接食药用菌菌种接入冷却至室温的枇杷叶培养基中,避光、通风培养,培养温度按不同的菌种设定,范围在20-26℃,至菌丝封住瓶底即可;制茶:将发酵完毕的枇杷叶放在捻茶机上揉捻5-10分钟,将揉捻完毕的枇杷叶采用微波低温真空干燥,按配方加入辅料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50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中益气保健茶
- 下一篇:一种补血理气的滋补牡丹花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