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麦芽中酵母提前絮凝因子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2327.8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0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华;王德良;章翌;周涛;周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06 | 分类号: | C12Q1/0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地址: | 5410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芽 酵母 提前 絮凝 因子 检测 方法 | ||
1.麦芽中酵母提前絮凝因子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标准麦芽和待检麦芽,制备标准麦芽的协定麦汁,记称为协定麦汁A;制备待检麦芽的协定麦汁,记为协定麦汁B;
2)无菌操作取用实际生产中满罐5天以上的酵母泥,加入去离子水洗涤,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及底部杂质,收集中间部分并置于离心管中,之后于冷冻离心机中离心分离,得到洗净的酵母泥;
3)取步骤2)所得洗净的酵母泥加入到协定麦汁A中,搅拌均匀后转入发酵管中,加入消泡剂后用锡泊纸封口,记为发酵管A;另取一份步骤2)所得的酵母泥加入到协定麦汁B中,搅拌均匀后转入另一发酵管中,加入消泡剂后用锡泊纸封口,记为发酵管B;其中,所述洗净的酵母泥在协定麦汁A或协定麦汁B中的加入比例相同,均按40~50g的协定麦汁A或协定麦汁B加入1g洗净的酵母泥为基准计算;
4)将发酵管A和发酵管B置于无菌恒温培养箱中,于同样条件下进行相同时间的培养发酵;
5)培养结束后,取出发酵管A和发酵管B,分别从发酵管A和发酵管B中取出同等体积的上清液进行酵母计数,其中从发酵管A中取出的上清液中的酵母数记为标准样品酵母数,从发酵管B中取出的上清液中的酵母数记为待检样品酵母数,按下述公式(Ⅰ)计算待检麦芽的酵母提前絮凝因子;
PYF待检麦芽=待检样品酵母数/标准样品酵母数×100%(Ⅰ)
其中,PYF待检麦芽为待检麦芽的酵母提前絮凝因子,PYF待检麦芽越大表示待检麦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酵母提前絮凝的影响越小,反之则越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芽中酵母提前絮凝因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选用的酵母泥为实际生产中满罐5天以上的2代酵母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芽中酵母提前絮凝因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离心管在冷冻离心机中离心分离的参数为:温度为4~6℃,转数为6000~7000rmp,离心时间为5~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芽中酵母提前絮凝因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消泡剂在协定麦汁A或协定麦汁B中的加入比例相同,均按40~50g的协定麦汁A或协定麦汁B加入0.04~0.05g消泡剂为基准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芽中酵母提前絮凝因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消泡剂为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芽中酵母提前絮凝因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发酵管A和发酵管B在无菌恒温培养箱中的培养条件为:20~30℃条件下恒温培养发酵20~3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23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晶体管及主动矩阵式平面显示装置
- 下一篇:铸型造型装置以及铸型造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