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炭疽毒素受体CMG2与人血清白蛋白的融合蛋白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65971.2 申请日: 2015-10-15
公开(公告)号: CN105237640B 公开(公告)日: 2019-01-18
发明(设计)人: 陈薇;徐俊杰;李亮亮;郭强;张军;董大勇;殷瑛;付玲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12N15/62;C12N15/81;C12N1/19;C07K1/22
代理公司: 北京市众天律师事务所 11478 代理人: 李新军
地址: 10007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炭疽 毒素 受体 cmg2 血清 白蛋白 融合 蛋白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第一部分为重组炭疽毒素受体CMG2,第二部分为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由连接肽连接,所述融合蛋白在体内半衰期较重组炭疽毒素受体CMG2增加了近20倍,同时还具有很好的体内活性,能够完全保护被攻毒的实验动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蛋白,属于多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炭疽病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烈性传染病。由于炭疽芽胞杆菌形成的芽胞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因此其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战剂和生物恐怖病原体。炭疽杆菌的两个主要毒力因子为荚膜和外毒素,其中外毒素被认为是炭疽芽胞杆菌致病的关键因子。外毒素由三种蛋白组成: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致死因子(LethalFactor,LF)、水肿因子(Edema Factor,EF)。EF是一种钙离子依赖的腺苷酸环化酶,能够上调细胞内cAMP水平;LF是一种锌离子依赖的金属酶,可以阻断MAPKK信号通路;PA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是LF和EF进入细胞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关键步骤。细胞膜上有两种炭疽毒素受体:TEM8/ANTXR1受体(Tumor Endothelial Marker 8/Anthrax Toxin Receptor 1)和CMG2/ANTXR2受体(Capillary Morphogenesis Protein 2/Anthrax Toxin Receptor 2),CMG2即毛细管形态发生蛋白2。近期,在条件敲除小鼠模型中的试验结果提示,CMG2在介导炭疽毒素发挥作用导致宿主死亡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而TEM8在此过程中仅发挥部分作用。CMG2最初在人类的胎盘组织中被发现,其基因在人类脐带静脉血管的内皮细胞中特异性上调,在胶原蛋白毛细血管形成中被高水平诱导表达,并且能够特异性地结合IV型胶原蛋白和层粘连蛋白。CMG2作为炭疽毒素受体,被命名为ANTXR2;根据结构可将CMG2划分为信号肽、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等区域;而与炭疽毒素结合位点位于胞外区,更明确的说位于胞外区的vWA结构域(命名为soluble CMG2,sCMG2,即可溶性CMG2)。虽然两种炭疽毒素受体的氨基酸同源性约为40%,vWA结构域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60%,但是二者与PA的亲和力却不尽相同。有研究显示,SPR法测得与PA的亲和力方面,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sCMG2较sTEM8(可溶性TEM8,soluble TEM8)高1000倍以上,因此CMG2成为了炭疽受体相关研究的主要分子。类受体(可溶性受体样分子)作为炭疽特异性治疗药物不仅可以中和野生型PA的作用,而且针对PA突变体同样能够起到阻断炭疽毒素发挥作用的目的。但是,作为一种治疗用蛋白药物,sCMG2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其消除半衰期仅为24分钟左右。因此,一些研究将sCMG2与抗体Fc段进行融合,通过构建融合蛋白的方式延长类受体的体内半衰期。有研究报道,将炭疽毒素受体胞外vWA结构域与人IgG-Fc融合,形成双分子的抗体样结构(vWA-Fc),可以提高类受体的半衰期,亲和力可以达到0.2nmol/L;在炭疽芽胞攻击小鼠模型上,vWA-Fc在50μg/只的剂量下就可以完全保护实验动物。除了用哺乳动物细胞来表达Fc融合的类受体分子外,有研究报道利用植物表达系统也同样获得了活性很好的CMG2-Fc蛋白。在炭疽芽胞攻击家兔模型中,2mg/kg的剂量可以完全保护100×LD50的Ames芽胞攻击的家兔,同时这种表达系统较哺乳动物表达系统成本低,可以作为大规模生产的一种方法。另外,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将sCMG2上的117位氨基酸突变后与人IgG-Fc融合,将sCMG2与PA的亲和力提高了近4倍,该融合蛋白CMG2(E117Q)-Fc与PA摩尔比0.5:1时能够保护炭疽毒素攻击的Fisher344大鼠。但是也有文献报道,融合Fc的策略虽然能够延长类受体的体内半衰期,却不能够最终保护实验动物,仅仅能够延长实验动物的存活时间。研究人员推测因为Fc融合蛋白与PA结合后,在体内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长时间存在于血液循环系统中,因动态平衡导致PA缓慢释放,造成实验动物最终死亡,在本发明人的试验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同时由于Fc还可能介导ADCC或CDC等其他效应,对于延长类受体的体内半衰期而言这些功能并不必要,反而可能引起其他不可控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5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