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源抑菌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57112.9 | 申请日: | 2015-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0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中;葛水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N65/12 | 分类号: | A01N65/12;A01N59/16;A01P1/0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 地址: | 05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抑菌剂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植物源抑菌剂,其特征在于该植物源抑菌剂包含太行菊提取物干粉和水溶性纳米 银,太行菊提取物干粉与水溶性纳米银的重量比为80~90∶10~20;
所述太行菊提取物干粉制备方法为:(a)将干燥的太行菊粉碎,用55~65%乙醇溶液热 回流提取,合并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得到乙醇提取浓缩液;(b)将步骤(a)所得乙醇提取 浓缩液用水稀释,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减压浓缩,分别得到石 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c)正丁醇萃取物用水溶解,过滤,用AB-8 大孔树脂富集活性成分,先用5~10%乙醇冲洗4~6个柱体积除去大极性成分,再用50~60% 乙醇洗脱8~12个柱体积,收集50~60%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抑菌剂,其特征在于该植物源抑菌剂包含太行菊提取物 干粉和水溶性纳米银,太行菊提取物干粉与水溶性纳米银的重量比为85∶15;
所述太行菊提取物干粉制备方法为:(a)将干燥的太行菊粉碎,用55~65%乙醇溶液热 回流提取,合并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得到乙醇提取浓缩液;(b)将步骤(a)所得乙醇提取 浓缩液用水稀释,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减压浓缩,分别得到石 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c)正丁醇萃取物用水溶解,过滤,用AB-8 大孔树脂富集活性成分,先用5~10%乙醇冲洗4~6个柱体积除去大极性成分,再用50~60% 乙醇洗脱8~12个柱体积,收集50~60%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源抑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纳米银制备方法为: 取十四烷酸溶于甲醇-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析出沉淀,过滤,将沉淀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再 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三乙胺,加热搅拌使沉淀完全溶解后,加入有机溶剂析出新的沉淀,抽 滤,用有机溶剂洗涤,真空干燥即得所述水溶性纳米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源抑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源抑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太行菊提取物干粉的制备 方法为:(a)将干燥的太行菊粉碎,用60%乙醇溶液热回流提取,合并滤液,浓缩至无醇味 得到乙醇提取浓缩液;(b)将步骤(a)所得乙醇提取浓缩液用水稀释,依次用石油醚、乙 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减压浓缩,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 醇萃取物;(c)正丁醇萃取物用水溶解,过滤,用AB-8大孔树脂富集活性成分,先用8% 乙醇冲洗5个柱体积除去大极性成分,再用55%乙醇洗脱10个柱体积,收集55%洗脱液, 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源抑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太行菊提取物干粉的高效 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为:
色谱柱:AgilentZorbaxExtent-C18柱(4.6mm×250mm,5μm);
流动相:A为乙腈,B为0.2%甲酸溶液;
梯度洗脱程序:0~5min,A8%→15%;5~10min,A15%→35%;10~18min,A35%→55%; 18~20min,A55%→8%;20~25min,A8%;
流动相流速:1.0mL·min-1;
检测波长:255nm;
柱温:30℃;
进样量:10μL。
7.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植物源抑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水溶解所述植物 源抑菌剂,所述植物源抑菌剂的浓度为1.0~3.0g/100m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植物源抑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水溶解所述植物源抑 菌剂,所述植物源抑菌剂的浓度为2.0g/100mL。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源抑菌剂在抑制微生物生长方面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 菌、巨大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聚生小穴壳菌、栗疫病菌、梨叶点霉、黑白轮枝孢和 亚麻刺盘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学院,未经邯郸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71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治白菜菜青虫的复合农药
- 下一篇:一种含啶虫脒和溴氰菊酯的农药颗粒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