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的主动短路保护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49344.X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2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 发明(设计)人: | 凌欢;罗晓;陈茜兵;杭孟荀;邵平;袁文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B60L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主动 短路 保护 电路 | ||
1.一种电动汽车的主动短路保护电路,所述电动汽车包括三相桥式逆变器,所述三相桥式逆变器包括并联的三个桥臂,每个所述桥臂包括串联的两个功率开关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短路保护电路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产生分别控制六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通断的驱动信号、控制六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同时断开的驱动使能信号、以及控制是否进行主动电路保护的短路使能信号;
逻辑电路,用于当所述驱动使能信号为第一电平时,控制六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均断开;当所述驱动使能信号为第二电平,所述短路使能信号为第一电平,且控制串联的两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通断的驱动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电平时,按照所述驱动信号控制串联的两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通断;当所述驱动使能信号为第二电平,所述短路使能信号为第一电平,且控制串联的两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通断的驱动信号均为第二电平时,控制串联的两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中的一个导通、串联的两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中的另一个断开;当所述驱动使能信号和所述短路使能信号均为第二电平时,控制第一电极相互连接的三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均导通、第二电极相互连接的三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均断开;
所述逻辑电路包括分别控制三个所述桥臂的三个逻辑子电路,每个所述逻辑子电路均包括分别控制串联的两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通断的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
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非门、第二非门、第一与门、第二与门和第三与门,控制串联的两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通断的驱动信号中的一个接入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入端,控制串联的两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通断的驱动信号中的另一个接入所述第一与门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与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短路使能信号接入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入端,所述驱动使能信号接入所述第二与门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与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与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与门的输出端与接入所述第一与门的所述驱动信号控制的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四与门、第五与门和第一或门,接入所述第一非门的所述驱动信号和所述驱动使能信号分别接入所述第四与门的两个输入端,所述驱动使能信号和所述短路使能信号分别接入所述第五与门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四与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五与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或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或门的输出端与接入所述第一非门的所述驱动信号控制的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为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控制串联的两个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所述驱动信号之间存在死区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平为低电平,且所述第二电平为高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发射极,且所述第二电极为集电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为集电极,且所述第二电极为发射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为漏极,且所述第二电极为源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为源极,且所述第二电极为漏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逻辑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短路使能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驱动使能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接入所述第一非门的所述驱动信号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地,接入所述第一与门的所述驱动信号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短路保护电路还包括:
驱动电路,用于放大所述逻辑电路的输出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动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磁耦隔离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93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