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电力线载波通信数据吞吐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39748.0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7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文;陈跃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电力线 载波通信 数据 吞吐量 方法 | ||
1.一种提高电力线载波通信数据吞吐量的方法,其特征是:
在电力线上设置主节点和在主节点传输范围内并接在电力线上的从节点;主节点向从节点发送信息为下行数据传输;从节点向主节点发送信息为上行数据传输;各节点均设定为在电力线工频的正半周期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且在负半周期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或者相反,设定在电力线工频的负半周期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且在正半周期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所述的从节点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要传输的数据转换为物理帧,并计算转换后的物理帧时长;
步骤2:将物理帧时长与最大半周期传输时长进行比较,如物理帧时长小于或等于最大半周期传输时长则转至步骤5;所述的最大半同期传输时长为工频半周期时长与冲突避让最大处理时长的差值;
步骤3:分割数据帧,并保证分割后的分帧时长小于或等于最大半周期传输时长;
步骤4:封装分帧数据存入上行数据发送队列,并转至步骤6;
步骤5:封装物理帧数据存入上行数据发送队列;
步骤6:等待下一过零点;
步骤7:在每个过零点判断是否该过零点是人为设定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半周期的起始过零点;如该过零点不是人为设定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半周期的起始过零点则返回步骤6;
步骤8:在冲突避让最大处理时长范围内的随机时点,监听总线是否空闲,如总线不空闲则返回步骤6;
步骤9:从上行数据发送队列中取出一帧数据并发送;
步骤10:判断上行数据发送队列是否为空,如不为空则返回步骤6;如为空则流程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力线载波通信数据吞吐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电力线上还可设置有路由节点和在路由节点传输范围内并接在电力线上的从节点;
主节点与各路由节点呈串接中继关系且相邻主节点或路由节点均设置在各自传输范围内;
主节点向路由节点发送信息、路由节点向相邻的更远端路由节点发送信息或路由节点向在自己传输范围内的从节点发送信息均为下行数据传输;从节点向路由节点发送信息、路由节点向相邻的更近端路由节点发送信息或路由节点向主节点发送信息均为上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97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个定向波束的阵列天线
- 下一篇:用于混合多声道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