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的空滤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38019.3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7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奋;吴明江;冯鑫;鄢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4 | 分类号: | F02M35/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进气系统,具体涉及发动机的空滤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动力性、经济性,而是对舒适性甚至机舱的美观都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的NVH性能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汽车上,空气滤清器除了用于过滤空气外,还起到消声器的作用,直接影响汽车的NVH性能。传统的空滤器是通过增加空滤器壳体的容积、增长管道的长度和增加消声元件来达到好的消声效果。在自然吸气发动机中,对于中高频噪声的消除方式主要是在进气管道上增加编织管和波长管等消声元件。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机舱空间,而往往在汽车的设计中,机舱的空间很有限,增加消声元件会给机舱布置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编织管的价格偏高,使用这种消音方式也增加了汽车的成本。此外,还有一种常用的消声结构是在进气管路上开通孔,以达到降低进气口噪声的目的。但这种方式只是将要传向进气口的一部分噪声分散到了发动机机舱中,并没有起到彻底消除噪声的作用,而且在进气管路上开孔还会降低进气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的空滤器,通过采用球形消声器,调整气流流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进气涡流,从而降低进气阻力和由涡流产生的辐射噪声,且不需要占用额外的机舱空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的空滤器,包括下壳体、上壳体以及装在上下壳体之间的滤芯,滤芯设在上下壳体之间的通道中,下壳体上设有空滤器进气口,上壳体上有空滤器出气口。本发明的改进是:在下壳体内气流通道上设有球形消声器,所述球形消声器包括球形外壳和填充于球形外壳内部的吸声棉,在球形外壳上均匀布有消声孔。
相对于传统的空滤器总成而言,本发明所述空滤器采用球形消声器,并将球形消声器布置于壳体的内部,不需占用额外的机舱空间。通常在进气过程中,进气气流进入下壳体后,会形成乱流,流场杂乱无序。高速紊乱的气流会冲击空滤器壳体表面从而形成辐射噪声,同时进气阻力也会增加。而本发明采用球形消声器,相对于传统的消声元件,球形消声器还会起到引导进气气流从而降低进气阻力和高速气流引起的辐射噪声的作用。另外,采用球形消声器,可以替代现有技术的编织管和波长管,降低成本。
进一步,所述球形消声器的中心与进气口中心连线Ⅱ和进气管中心线Ⅰ成一定角度α,其中D:进气口内径,L:进气口中心到消音器中心距离。合适的角度,在进气过程中,气流进入下壳体后,球形消声器会起到很好调整气流走向的作用,引导气流形成有利的涡流,从而使气体流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合理设计球形消声器1在下壳体2内的体积占比,范围≤1:15,且体积≤0.2L。
从有利于结构消声的角度出发,消声孔最好设计为圆孔,并合理优化设计其孔半径范围(r=1mm~1.5mm),分布数量为n,(f:消音频率,c:声速)。
更优地,消声棉的填充量为50g/L~100g/L。
本发明对球形消声器的材料没有特殊要求,可以采用作为普遍的塑料来制作,与使用编织管消除中高频噪声相比,成本较编织管低很多。
通过以上提出的改进,本发明空滤器可以有效的消除发动机传出的中高频噪声,同时能有效的降低进气阻力、避免高速气流冲击空滤器壳体产生辐射噪声。与传统空滤器相比,空间利用率高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滤器总成剖视图。
图2为下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2中的X方向的局部视图。
图3为球形消声器剖视图。
图4为进气气流流场示意图。
图中,1-球形消声器、11-球形外壳、12-吸声棉、13-圆形通孔、2-下壳体、3-滤芯、4-上壳体、5-空滤器进气口、Ⅰ-进气管中心线、Ⅱ-球形消声器中心与进气口中心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8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及车辆
- 下一篇:发动机高低速控制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