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花团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5723.3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0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梅珍;邓庆森;林家威;黄进达;石荣强;黄达勤;庾艳玲;曾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3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花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金花团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六堡茶属黑茶之一,主要产地是广西梧州地区,其传统的制茶工艺是以六堡茶茶树鲜叶为原料,将经过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一系列工艺制成的毛茶,再经过筛分、拼配、渥堆发酵、蒸压、晾置、陈化,最后得到成品茶;人们在长期的制茶实践中发现,六堡茶在晾置陈化后,有时茶叶中可见到有一些金黄色的金花,这是有益品质的黄霉菌,它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茶叶汤色变棕红,消除粗青味,这种带有金花的六堡茶茶叶不论是口感、汤色还是回味,均较普通六堡茶更胜一筹,这些带“金花”的六堡茶可极大地提升六堡茶的品质;目前,传统的金花六堡茶制作工艺中,专门在陈化工序前设置有一道发金花工序,一般是用茶砖发金花,用茶砖发金花易掉茶,不利于陈化,造成金花发花率不稳定的问题,制约了金花六堡茶产量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花团茶的制备方法,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制作金花团茶时易掉茶、不利陈化以至于金花发花率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渥堆、水分检测、蒸压、晾置、陈化和成品工序,所述蒸压步骤中,将渥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蒸茶装置进行汽蒸,汽蒸时间3分钟~5分钟,然后将汽蒸好的茶叶放入篓内并紧压成篓装茶;在晾置工序中,将蒸压后的篓装茶运到能进行温度、湿度控制的室内场地进行充分的降温晾置,当篓内茶叶温度降至15℃~20℃时,将篓装茶再转入陈化工序;在陈化工序中,将篓装茶按篓进行堆放,堆放在金花培育窖的两侧,中间留通道,堆放层数至少为两层,堆放行数至少为两行,金花培育窖内相对湿度为75%~90%,环境温度为23℃~28℃,陈化过程中,7天~10天移动茶篓一次,茶叶陈化时间为30日~50日。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金花培育窖,其窖内尺寸长*宽*高为20m×4m×3.6m,茶窖呈圆拱形,圆拱半径为2m。
进一步的:在陈华工序中,篓装茶按篓进行堆放,堆放的层数为3层,堆放行数为4行,陈化过程中,移动茶篓是上下茶篓相互交换,左右茶篓相互交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蒸压工序中,将蒸好的茶压入篓内成篓装茶,然后将篓装茶晾置再转入陈化工序,篓装茶不易掉茶;且篓装茶在堆放时,堆放在金花培育窖的两侧,中间留通道,堆放层数至少为两层,堆放行数至少为两行,这样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调节金花培育窖内的温度,使窖内温度和茶叶温度保持一致,使篓装茶更容易发花,而且大大缩短了发花时间。
2、本发明金花发花工序与陈化工序相结合,使茶叶在发金花的同时又进行陈化,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制茶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本发明的蒸压工序,不局限于在以下实施例的制茶步骤中进行: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金花团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渥堆:将筛制好的原料拼配在室内发酵场地上,堆高0.8米,加水发酵,茶堆温度控制在50℃以下,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65%,茶叶中水分控制在23%,渥堆时间10天,渥堆过程翻堆4次;
B、水分检测:在A步骤的后期,定时对茶叶中的水分含量进行检测并跟踪茶叶中的水分变化,通过加水或干燥措施,确保茶叶水分含量控制在20%;发酵结束后,水分控制在17﹪左右;
C、蒸压:将A步骤渥堆发酵好的茶叶送入蒸茶装置进行汽蒸,汽蒸时间3分钟,水分控制在20﹪,汽蒸完成后将汽蒸好的茶叶放入篓内并紧压成篓装茶;
D、晾置:将蒸压后的篓装茶送到能进行温度湿度控制的室内场地进行充分降温晾置,晾置时间24小时,当篓内茶叶温度降至15℃时,将篓装茶转入陈化工序;
E、陈化:篓装茶转入金花培育窖内进行发金花和自然陈化,篓装茶按篓进行堆放,堆放在金花培育窖的两侧,中间留通道,堆放层数为三层,堆放行数为四行,金花培育窖相对湿度控制在75%,环境温度控制在23℃,陈化过程中,每7天移动茶篓一次,以上下、左右交换为原则,茶叶陈化时间为30日;金花培育窖,其窖内尺寸长*宽*高为20m×4m×3.6m,茶窖呈圆拱形,圆拱半径为2m;
F、成品:陈化时间达到后,抽查篓内茶叶金花发花率,金花发花率达到95%以上,即可将篓装茶出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金花团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5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镀用阳极挡板
- 下一篇:油井采油管道防腐用阳极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