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相β‑喹吖啶酮颜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29035.6 | 申请日: | 2015-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3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金源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B48/00 | 分类号: | C09B48/00;C09B67/20;C09D7/12;C09D13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朱莹莹 |
| 地址: | 3257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喹吖啶酮 颜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颜料行业,涉及在2,5-二(对甲酰胺基苯胺)-对苯二甲酸存在下在多聚磷酸中,通过2,5-二苯基-对苯二甲酸发生闭环反应制备蓝相β-喹吖啶酮颜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喹吖啶酮有机颜料是一种色调由橙到紫的高档有机颜料,它的耐热性、耐溶剂性及耐迁移性极佳能,广泛的应用于涂料、塑料、油墨、熔融纺丝等的着色,并能在电子摄像、彩色复印中用作功能性色素。因此喹吖啶酮有机颜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高档颜料。
P.V.19主要有三种晶型,α相为淡蓝色颜料是不稳定的,β相为紫色或品红色,γ相是淡黄色颜料。
专利CN1158874中讲到先预磨,然后在中等浓度硫酸和有机溶剂存在下完成晶型转变和颜料熟化,此工艺较复杂而且对环境不友好。
专利CN100349988中讲到先在高沸点溶剂中闭环,后用双氧水氧化而制备β相紫19。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在2,5-二(对甲酰胺基苯胺)-对苯二甲酸存在下在多聚磷酸中闭环而制备蓝相β-喹吖啶酮颜料,由于析出后磷酸可以资源化再利用以制备磷肥,析出溶剂甲醇易于回收利用,工艺过程简单所以商业意义较高。
一种制备式(Ⅰ)所示蓝相β-喹吖啶酮颜料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式(Ⅲ)所示2,5-二(对甲酰胺基苯胺基)-对苯二甲酸存在下,在多聚磷酸中,通过式(Ⅱ)所示2,5-二苯胺基对苯二甲酸闭环反应而制备
优选的,闭环反应时多聚磷酸浓度110%-118%,优先115-117.5%。
优选的,闭环反应时添加式(Ⅲ)化合物,式(Ⅲ)化合物的质量为式(Ⅱ)化合物的1-5%,优选3-5%。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2)将步骤1)的闭环物料析出在水溶性醇类中;
3)析出后在醇介质中升温至70-150℃完成转变为β相紫19及颜料化;
4)在碱性介质中去除杂质而制备得蓝相紫19。
优选的,步骤2)闭环物料析出用的溶剂为甲醇。
优选的,步骤3)析出后升温至100-130℃以完成晶型转变和颜料熟化。
优选的,步骤3)晶型转变和颜料熟化所需时间1-20小时,优选3-10小时,尤其优选5-8小时。
优选的,步骤3)颜料化所用碱为浓度为0.1-5%的NaOH或KOH,优选0.5-3%的NaOH。
本发明的蓝相β-喹吖啶酮颜料适于作为无机或有机基材的着色物质,它非常适合于着色高分子量材料,可以加工成纤维、流延或模塑制品,或用于油墨和涂料组合物如溶剂或水基涂料,通常用于汽车工业特别地用于丙稀酸类/蜜胺树脂、醇酸树脂/蜜胺树脂或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体系,以及用于粉末涂料和UV/EB固化的涂料体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列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以下实施例中所需要的材料或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场购得。除特别说明外以下份均为质量单位,以下浓度均为质量浓度。
实施例1
在反应釜中投入1280份多聚磷酸,调整浓度至117.0%,升温至90℃加入9.6份2,5-二(对甲酰胺基苯胺基)-对苯二甲酸和310.4份2,5-二苯氨基-对苯二甲酸,升温至130℃保温反应5小时,降温至100℃加入磷酸调整浓度至113%,用70分钟将物料析至4000份甲醇中,析完后密闭反应釜,升温至110℃保温8小时降温至60℃,加水3000份,泵料进压滤机洗涤。滤饼再次入反应釜加水5000份,打浆1小时加50%液碱384份,升温至85-90℃保温1小时降温至75℃,泵料进压滤机水洗、烘干,即得成品280份,收率为97.9%。经粉碎至120目-150目。
实施例2
将5g根据实施例1的产物在下面的聚酯涂料体系中分散1小时:
将调制而得的涂料喷涂在白板马口铁板上,在130℃烘箱中烘烤30分钟,制得色板,然后用测色仪进行测量。测得C.I.E.(1964)L,a,b,C及h色空间值数值,这些数值为:L=27.11,a=17.46,b=2.60,c=17.65,h=8.47。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金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金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9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