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肢体元件模型、角色以及二维动画制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6807.0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3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翟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翊民 |
主分类号: | G06T13/80 | 分类号: | G06T13/8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孔德超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肢体 元件 模型 角色 以及 二维 动画 制作 方法 | ||
1.一种肢体元件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元件模型以肢体元件的形式存在,肢体元件模型由若干个内部形态组成,任意两个内部形态之间通过有序变化相互转换,其中二者在相互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变化形态也构成所述肢体元件模型的内部形态;
所述肢体元件模型至少包括头部模型、上肢模型、下肢模型和躯干模型;
所述头部模型的内部形态还包括若干种表情单元,每个表情单元包括头部的正面形态和侧面形态;头部模型的图形分为眼控部分和嘴控部分,头部模型的图形中各层的色块和子元件均要明确属于眼控部分还是嘴控部分;
所述上肢模型的内部形态包括若干个由小臂围绕肘部转动形成的图形,小臂围绕肘部完成0-360°转动构成了该上肢模型完整的内部形态;
所述下肢模型的内部形态包括若干个由小腿围绕膝点转动形成的图形,小腿围绕膝点完成0-360°转动构成了该下肢模型完整的内部形态;
所述躯干模型的内部形态包括躯干纵向拉伸和压缩形成的图形,躯干从左向转动到右向、躯干向左转动0-90°以及躯干向右转动0-90°构成了该躯干模型完整的内部形态;
所述内部形态为肢体元件在各时间点上的图形,所述图形由多层色块和子元件叠加而成,每层上有且只有一个色块或子元件;
任意两个内部形态之间相互转换的有序变化满足以下条件:
该两个内部形态以及二者的变化形态之间相应层均为色块或子元件;
如果所述相应层为色块,则相应层中的色块的节点总数均相同,且节点之间一一对应。
2.一种动画角色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色由若干个肢体元件构成,一个角色在某个时间点的姿态呈现由该若干个肢体元件的肢体呈现构成,所述肢体呈现为各肢体元件在该时间点的外部轨迹和内部形态,所述肢体元件的外部轨迹为各肢体元件在该时间点对应的坐标、大小以及角度,所述肢体元件各时间点的内部形态之间通过有序变化相互转换;所述各肢体元件的内部形态从其对应的肢体元件模型中的内部形态中选取,肢体元件模型中任意两个内部形态之间通过有序变化相互转换,其中二者在相互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变化形态也构成所述肢体元件模型的内部形态;各肢体元件在任意两个时间点上的肢体呈现通过有序变化相互转换,二者中间变化肢体呈现由各肢体元件的轨迹线性变化和内部形态变化构成;
该两个时间点上对应的肢体元件内部形态以及内部形态变化均由多层色块和子元件叠加形成,每层上有且只有一个色块或子元件,所述各肢体元件在任意两个时间点上的肢体呈现通过有序变化相互转换满足:
该两个时间点上对应的肢体元件内部形态以及二者的内部形态变化之间相应层均为色块或子元件;
如果所述相应层为色块,则相应层中的色块的节点总数均相同,且节点之间一一对应。
3.一种二维动画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绘制各肢体元件的多个肢体元件模型,每个肢体元件模型又有多个内部形态,肢体元件模型中任意两个内部形态之间通过有序变化相互转换,其中二者在相互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变化形态也构成所述肢体元件模型的内部形态;所述肢体元件模型的内部形态为肢体元件在各时间点上的图形,所述图形由多层色块和子元件叠加而成,每层上有且只有一个色块或子元件;
所述肢体元件模型中任意两个内部形态之间通过有序变化相互转换满足:
两个时间点上对应的肢体元件内部形态以及二者的内部形态变化之间相应层均为色块或子元件;
如果所述相应层为色块,则相应层中的色块的节点总数均相同,且节点之间一一对应;
选择合适的肢体元件模型,组合形成角色;
根据角色姿势要求,选取各肢体元件的肢体呈现,并将各肢体元件的肢体呈现在相应的时间点进行摆放,角色姿势包括角色的表情和姿态呈现;
通过有序变化生成任意两相邻角色姿势之间的各肢体元件的肢体呈现,完成角色姿势的连续变化,通过播放头进行动画演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维动画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色姿势要求是通过在不同时间点摆放角色框架和标注角色表情实现的,其中,每个时间点摆放的角色框架与该时间点摆放的各肢体元件的肢体呈现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翊民,未经翟翊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68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浆机
- 下一篇:一种保证精度的实时单分子定位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