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4270.4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宁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3/31;H01L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余毅勤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以太网 供电 封装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封装框架,所述封装框架具有绝缘隔离的第一基岛和第二基岛以及围绕所述第一基岛和第二基岛布置的若干键合区;
堆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岛上的开关管和开关电源控制芯片,所述开关管和开关电源控制芯片通过绝缘层进行隔离;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岛上的受电设备接口控制芯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位于所述开关管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导电银胶将所述开关管粘结在所述第一基岛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粘片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开关管的面积并大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面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具有栅极引脚、源极引脚以及漏极引脚;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具有驱动引脚;所述开关管的漏极引脚与所述第一基岛互连,所述开关管的源极引脚与一个键合区互连,所述开关管的栅极引脚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驱动引脚互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还具有参考地引脚,所述受电设备控制芯片内部集成一功率管,所述功率管的漏极引脚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参考地引脚与同一个键合区互连。
8.一种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封装框架,所述封装框架具有绝缘隔离的第一基岛和第二基岛以及围绕所述第一基岛和第二基岛布置的若干键合区;以及
在所述第一基岛上依次堆叠设置开关管和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并在所述第二基岛上设置受电设备接口控制芯片,所述开关管和开关电源控制芯片通过绝缘层进行隔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位于所述开关管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导电银胶将所述开关管粘结在所述第一基岛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粘片膜。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开关管的面积并大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面积。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具有栅极引脚、源极引脚以及漏极引脚;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具有驱动引脚;所述开关管的漏极引脚与所述第一基岛互连,所述开关管的源极引脚与一键合区互连,所述开关管的栅极引脚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驱动引脚互连。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还具有参考地引脚,所述受电设备控制芯片内部集成一功率管,所述功率管的漏极引脚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参考地引脚与同一个键合区互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42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透率可调的头戴显示装置
- 下一篇:换流阀晶闸管组件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