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abpt配体的Cu(I)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8300.0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1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24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bpt cu 配位聚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位聚合物。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基于3-abpt配体的Cu(I)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配位聚合物因其新颖的结构以及在催化、主客体化学及电功能材料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引起化学工作者们的广泛兴趣。设计有效的有机配体是制备具有新奇结构的配聚物的重要因素,而且有机配体的几何构型直接影响着配聚物的结构和性质,因此寻找具有新颖几何结构的有机配体是制备具有新奇结构配聚物的关键。利用具有弯折型有机配体与过渡金属反应可以得到许多线型配体无法得到的具有新型拓扑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配体3-abpt(4-氨基-3,5-二(3-吡啶基)-1,2,4-三氮唑)是五元杂环桥联的弯折型配体,此类弯折型配体构建的配位聚合物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作为各种广泛且细致的研究和实验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以4-氨基-3,5-二(3-吡啶基)-1,2,4-三氮唑(3-abpt)V型多齿有机配体与一价铜盐在常温条件下反应可制得具有较强荧光特性的配位聚合物。基于这种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3-abpt配体的Cu(I)配位聚合物,其化学式为:
{[Cu2I2(3-abpt)]·DMF}n;
其中,3-abpt为4-氨基-3,5-二(3-吡啶基)-1,2,4-三氮唑,其为V型多齿有机配体。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配位聚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配位聚合物结晶参数为: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配位聚合物中包含两种类型的Cu(I):
类型一的Cu(I)为四配位结构,所述类型一Cu(I)分别与3-abpt的吡啶基上的N1和三唑上的N2以及两个I原子配位;
类型二的Cu(I)为四配位结构,所述类型二Cu(I)分别与3-abpt的吡啶基上的N5和三唑上的N3以及两个I原子配位,三唑上的两个N原子和两个吡啶基上的N原子均参与配位。
优选的是,其中,I原子为μ2桥连配体,每个I原子分别和两个Cu(I)连接,形成八元环结构。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八元环结构为非平面环结构,呈椅式构型。
为了对上述配位聚合物进一步进行说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3-abpt配体的Cu(I)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CuI(0.01g~0.02g,0.1mmol),NaI(0.01g~0.02g,0.1mmol)加入到2~4mLDMF溶液中,室温下搅拌0.5~1h,过滤得淡黄色澄清滤液;
步骤二,1mLDMF缓慢地加入到所述滤液上层作为缓冲层,接着在缓冲层上缓慢地加入3~5mL含3-abpt(0.01g~0.03g,0.1mmol)的甲醇溶液,静置一周,溶液中有黄色块状结晶长出,得到所述配位聚合物。
优选的是,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CuI(0.019g,0.1mmol),NaI(0.015g,0.1mmol)加入到3mLDMF溶液中,室温下搅拌0.5h,过滤得淡黄色澄清滤液;
步骤二,将1mLDMF缓慢地加入到所述滤液上层作为缓冲层,接着在缓冲层上缓慢地加入4mL含3-abpt(0.0238g,0.1mmol)的甲醇溶液,静置一周,溶液中有黄色块状结晶长出,得到所述配位聚合物。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3-abpt的制备采用以下步骤,
1)在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3-氰基吡啶(2.5~3.5g,30mmol)、盐酸联肼(2.5~3.5g,30mmol)、水合肼(4.5~5.5mL,90mmol)和15mL乙二醇,然后通20分钟氮气,在氮气环境下搅拌加热至130℃;
2)在步骤1)基础上,反应4h后,冷却至常温,加入100mL的H2O稀释,立即有白色的沉淀生成,抽滤,用H2O洗涤,所得白色固体在乙醇中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产物。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3-abpt的制备采用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8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