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冲击改性的注塑模制品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1799.2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0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沃尔夫冈·费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3/00;C08L23/00;C08K7/06;B29C6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杰律师事务所 11627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德国菲***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改性 注塑 制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注塑模制品,包括:
热塑性聚合物基体,该热塑性聚合物基体从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丙烯腈(SAN)、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酰胺(PA)和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组制成;和至少部分的
第二聚合物材料,该第二聚合物材料由功能化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POE)、烯烃嵌段共聚物(OBC)或它们的混合物制成;以及
第三聚合物材料,所述第三聚合物材料是基于环氧树脂、聚酯树脂、酚醛/甲醛树脂和/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热固性再生材料,
其中,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基体、所述第二聚合物材料和所述第三聚合物材料混合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三聚合物材料由所述第二聚合物材料包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制品,其中所述再生材料借助于玻璃纤维、碳纤维或天然纤维中的一者纤维加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制品,其中所述注塑模制品包含10%-40%质量百分比的所述第三聚合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制品,其中所述注塑模制品的根据ISO179-1/eA标准的简支梁冲击强度值在23℃下大于或等于20kJ/m2,或者在-30℃下大于或等于11kJ/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制品,其中所述注塑模制品的根据ISO 179-1/eU标准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值在23℃下大于或等于15kJ/m2,或者在-30℃下大于或等于6kJ/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制品,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材料是能够熔化且能够重新固化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制品,其中所述注塑模制品含有5%-40%质量百分比的所述第二聚合物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制品,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材料具有11000g/mol至37000g/mol的平均分子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制品,其中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基体或所述第二聚合物材料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能够微波耦合的添加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模制品,其中所述能够微波耦合的添加剂包含碳纤维、碳纳米管或石墨烯中的至少一者。
11.一种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抗冲击改性的注塑模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将热塑性聚合物基体与至少一种热固性再生材料混合;
b)挤出;
c)颗粒化;
d)在注塑模具中对颗粒进行注塑,
其中:
在步骤a)或步骤d)中添加第二聚合物材料,并且其中聚合物基体和所述第二聚合物材料具有不同的平均分子量和极性,并且所述第二聚合物材料适用作增附剂;
e)从所述注塑模具中取出制得的模制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所述第二聚合物材料提高所述第三聚合物材料和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并增强所述注塑模制品的冲击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17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