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及其备胎升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3512.1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2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贾军;丁家翔;程鹏;蒋志伟;王寅毅;李岩;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3/00 | 分类号: | B62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锁机构 转轴 方向旋转 齿轮 备胎 棘轮 备胎升降器 壳体 内腔 轴向 转盘 齿轮带动 齿轮啮合 方案解决 升降机构 动力源 升降器 跌落 汽车 锁定 撤销 支撑 | ||
1.一种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位于所述内腔内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在轴向两个相反方向上的运动被约束;
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转轴螺纹配合;
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或第一转轴作为备胎升降时的动力输入端;
转盘,随所述第一、二齿轮的旋转而旋转;
牵拉件,缠绕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牵拉件的一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内腔外;
棘轮棘爪自锁机构,包括:空套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棘轮,所述棘轮与第一齿轮沿轴向依次设置;与所述棘轮配合的棘爪;
沿一个方向旋转所述第一转轴时,所述第一齿轮能沿轴向靠近棘轮,使得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棘轮一起随第一转轴的旋转而旋转、所述自锁机构启用;
沿另一个相反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一转轴时,所述第一齿轮能沿轴向远离棘轮,使得所述棘轮停止旋转、所述自锁机构失效;
所述自锁机构启用时,所述转盘能沿第一方向旋转以使备胎上升;
所述自锁机构失效时,所述转盘能沿第二方向旋转以使备胎下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启用时,所述第一齿轮与棘轮沿轴向紧紧相抵,在所述第一齿轮与棘轮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棘轮一起随第一转轴的旋转而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摩擦组件;
所述自锁机构启用时,所述第一齿轮、摩擦组件、棘轮沿轴向紧紧相抵,在所述第一齿轮、摩擦组件、棘轮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棘轮一起随第一转轴的旋转而旋转;
所述摩擦组件至少包括摩擦片、锁止环中的一个,所述摩擦片、锁止环沿第一转轴的轴向依次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所述棘轮比第一齿轮更靠近壳底,其中一个所述摩擦组件沿轴向位于第一齿轮和棘轮之间,其中一个所述摩擦组件沿轴向位于棘轮和壳底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沿轴向靠近棘轮的一侧固设有磁铁块;
所述自锁机构启用时,所述磁铁块与棘轮相吸,在所述磁铁块与棘轮之间的吸引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棘轮一起随第一转轴的旋转而旋转;
所述自锁机构失效时,所述磁铁块与棘轮分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沿轴向靠近棘轮的一侧固设有插塞,所述棘轮沿轴向靠近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插槽;
所述自锁机构启用时,所述插塞插入插槽内,使得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棘轮一起随第一转轴的旋转而旋转;
所述自锁机构失效时,所述插塞脱离插槽。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二齿轮的齿数。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从壳体的壳顶伸出,并作为升降备胎时的动力输入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为六角转轴。
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位于第二齿轮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或者,所述转盘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上。
11.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上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棘爪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棘爪或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棘爪转动时能够使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35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