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筛选米粉专用稻品种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02696.X 申请日: 2015-09-21
公开(公告)号: CN105223325A 公开(公告)日: 2016-01-06
发明(设计)人: 王学华;李合松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02 分类号: G01N33/02;G01N5/02;G01N11/00;G01N31/16;G01N5/00
代理公司: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代理人: 许伯严
地址: 410128 ***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筛选 米粉 专用 品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筛选米粉专用稻品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稻大国,2002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为2836万hm2,占世界水稻播种面积的19.4%,稻谷总产17758.9万t,占世界稻谷总产的30.7%。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举足轻重,全国水稻生产面积占粮食面积的28%,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39%。

长期以来,由于受温饱型农业的思想束缚,忽视了对早籼稻品质的改良,加上我国南方早稻成熟过程中受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目前多数早籼稻品种品质较差,不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据统计,1997年底,我国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浙江4省的早籼稻占压库稻谷的80%,达240多亿kg,亏损金额接近300亿元,成了各省财政一大沉重包袱。1999年上述4省压库305亿kg,其中90%为早籼稻,亏损挂帐达713.4亿元,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而且还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我国的大米主要作为口粮消费,约占总消费量的84.6%,导致早籼稻谷大量积压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长江流域主栽的早籼稻的工艺品质、食用品质都比较差,如垩白度大、垩白率高,稻米结构松脆,整精米率低,一般都在50%以下,大米加工企业加工早籼稻谷无利可图;另一方面早籼稻米的外观不好看,更主要的是食味不好,表现在米饭松散,粘弹性差,口感差,所以早籼稻米市场销路不畅。

米粉的品种、名称、加工方法等因产地而异,按加工工艺分类,有切粉和榨粉;根据含水情况,可以是干粉也可以是鲜粉;如果按花色分类,则品种繁多,干粉切粉有梧州切粉、龙门切粉、桂庄切粉、辣椒切粉等;湿粉切粉有广州沙河粉、炒粉等;干粉榨粉有桂林米粉和银丝粉;湿粉榨粉有粗条米排粉、细条米排粉、金键鲜米粉、波纹米粉和方块米粉等。

开发米粉稻,实施稻米专用化,有利于促进粮食的结构和总量平衡。按稻谷用途组织生产,是实现优质与高产两全的有效办法。稻米既可食用,也可饲用,还可以作为工业原料,但用途不同,对品质的要求也不同。食用大米主要要求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整精米率高,外观晶莹透亮,食味好;饲料稻则突出蛋白质含量高,对外观不讲究,因此,同一水稻品种的大米作不同用途时质量有优劣之分、效果不同:优质的食用稻,不一定适合饲用;作饲料是优质的,不一定是优质的食用粮和工业粮。如早籼稻“红4l0”蒸煮品质差,但却适宜加工成米线,稻米用于米粉加工,不需讲究外观,利用单产和直链淀粉含量(一般为20%~25%)相对较高的品种(组合)作米粉专用稻,可扬其高产之长,避食用品质差之短,不仅有利于促进粮食总产的平衡和稳步增长,而且一旦粮食不足,米粉稻可以转为口粮,这样进可攻,退可守,粮食安全有保障。

由于早稻米品质较差,人们不喜食用,于是被用来制作早餐米粉,但并非所有的品种都适于制作米粉,有的品种制作米粉难以成型,有的制成粉条不易搓开,有的容易断条,有的容易糊汤,有的制成粉条颜色不白、泛黄,这些都是不适于制作米粉的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筛选米粉专用稻品种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米粉制备过程中原料选取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筛选米粉专用稻品种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选取待测稻品种;

步骤2,将碾米后的测稻品种洗净浸泡15h测定吸水率,测定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蛋白质;

步骤3,测量湿待测稻品种的水分含量、酸度、断条率、吐浆值;

步骤4,对待测稻品种成型质量及散粉质量进行评价,对搓粉以后的质量进行感官评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待测稻品种为:湘早籼24号、湘早籼29号、湘早籼32号、湘早籼33号、湘丰早119、农大早26、湘晚籼10号、余赤231-8、威优77、早籼91-L、L-55、MW、MW-47、瑰宝8号、GB-3、中98-19、湘晚籼5号、湘晚籼11号、湘晚籼12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吸水率的测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取样品W克,浸泡15h后捞出,用20目筛网滤干,称重G克,按下列公式计算吸水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26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