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源及离子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9393.7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5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闻路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9/10 | 分类号: | H01J4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源 离子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源及离子化方法,所述离子源包括:绝缘管,所述绝缘管两端开口;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管的外部,所述第一电极具有第一接线端;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管的内部,或设置在所述绝缘管的外部,且在所述绝缘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处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第二接线端;接地电极,所述接地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管的开口端。本发明具有灵敏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源,特别涉及离子源及离子化方法。
背景技术
质谱技术是目前已知的最灵敏且应用范围最广的分析方法之一。在质谱技术中,离子源是样品离子化技术的关键器件。
目前,已经有多种离子源,如电子轰击离子源(EI)、化学电离源(CI)、场致电离/场解吸电离源(FI/FD)、快原子轰击源(FAB)、电喷雾电离源(ESI)、激光解析源(LD)、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等。对于这些离子源,样品在离子化之前须经过繁琐的预处理,因此,这些离子源的共同不足是:样品不能直接快速解吸附离子化,也即无法实现目标组分的连续、实时监测以及高通量分析或成像分析。
近年来,解吸附电喷雾离子化(DESI)、实时直接分析(DART)离子化和介质阻挡放电(DBDI)离子源的出现,这些离子化方式均可在样品表面实现常压下直接快速分析,样品无需预处理。这些离子源具有不足,如:
DESI离子源,需要高压电源构建高压静电场,使电喷雾毛细管前端容易发生电晕,高压也限制了将离子源发展为手持并且直接对人体皮肤表面作无损快速分析的可能性;所使用的离子化溶剂和高流速的气体,不仅成本高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DART离子源,省去了溶剂,但还是需要高压电和高流速的离子化气体,并且为了获得稳定、高效的离子化效果,需要使用电极,然多电极(高压电极、栅电极、接地电极)设计复杂,不宜实现仪器的小型化。
DBDI离子源,无法实现氨基酸、多肽等生物类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且质谱分析的噪声较高,制约了质谱检测灵敏度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源,实现了生物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并提高了质谱分析的灵敏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离子源,所述离子源包括:
绝缘管,所述绝缘管两端开口;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管的外部,所述第一电极具有第一接线端;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管的外部,且在所述绝缘管的延伸方向上,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接地电极依次设置,或者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管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第二接线端;
接地电极,所述接地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管的开口端。
根据上述的离子源,优选地,所述绝缘管具有内径收缩段;所述接地电极设置在所述内径收缩段侧的开口端。
根据上述的离子源,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环形电极。
根据上述的离子源,优选地,所述接地电极是环形电极或针形电极或筛电极。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离子化方法,实现了生物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并提高了质谱分析的灵敏度,该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离子化方法,所述离子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待测样品置于绝缘管的第一开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93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框体结构及包含该框体结构的液晶模组
- 下一篇: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