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9216.9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5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尹灵峰;王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4 | 分类号: | H01L33/14;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石墨烯 蓝宝石 衬底 半导体技术领域 电流扩展层 出光效率 电流扩展 氧化铟锡 依次层叠 电阻率 发光层 透明的 制作 延伸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蓝宝石衬底、以及依次层叠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的N型层、发光层、P型层、氧化铟锡ITO导电薄膜,所述发光二极管上设有从所述P型层延伸到所述N型层的凹槽,所述ITO导电薄膜上设有P电极,所述N型层上设有N电极,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设在所述P型层与所述ITO导电薄膜之间的石墨烯电流扩展层。本发明通过在P型层与ITO导电薄膜之间设置石墨烯电流扩展条,由于石墨烯是目前电阻率最小的材料,因此可以实现扩展电流的作用。同时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可以减少扩展条对光线的吸收,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被广泛用于指示灯、显示屏等。
现有的LED包括衬底、以及依次层叠在衬底上的N型层、发光层、P型层、电流扩展层,P型层上开设有从P型层延伸到N型层的凹槽,电流扩展层上设有P型电极,N型层上设有N型电极。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为了实现电流的扩展,电流扩展层采用电阻率小的金属实现,但是金属同时会遮挡射向P型层的光,降低LED的出光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降低LED的出光效率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蓝宝石衬底、以及依次层叠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的N型层、发光层、P型层、氧化铟锡ITO导电薄膜,所述发光二极管上设有从所述P型层延伸到所述N型层的凹槽,所述ITO导电薄膜上设有P电极,所述N型层上设有N电极,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设在所述P型层与所述ITO导电薄膜之间的石墨烯电流扩展层,所述ITO导电薄膜包覆在所述石墨烯电流扩展层外,并与所述P型层贴合。
可选地,所述石墨烯电流扩展层的厚度为1-50nm。
可选地,所述石墨烯电流扩展层包括接点和与所述接点电连接的条形区段,所述条形区段自所述接点向外延伸。
可选地,所述P电极包括Au、Al、Pt、Ti、Ni、Cr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N电极包括Au、Al、Pt、Ti、Ni、Cr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蓝宝石衬底上依次生长N型层、发光层、以及P型层;
在所述P型层上开设从所述P型层延伸到所述N型层的凹槽;
在所述P型层上形成石墨烯电流扩展层;
在所述石墨烯电流扩展层和所述P型层上形成氧化铟锡ITO导电薄膜,并进行高温退火,所述ITO导电薄膜包覆在所述石墨烯电流扩展层外,并与所述P型层贴合;
在所述ITO导电薄膜上设置P电极,在所述N型层上设置N电极。
可选地,所述高温退火的温度为400-700℃。
可选地,所述石墨烯电流扩展层的厚度为1-50nm。
可选地,所述石墨烯电流扩展层包括接点和与所述接点电连接的条形区段,所述条形区段自所述接点向外延伸。
可选地,所述P电极包括Au、Al、Pt、Ti、Ni、Cr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N电极包括Au、Al、Pt、Ti、Ni、Cr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9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