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洛他唑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94145.3 | 申请日: | 2015-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1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龙;盛金火;张晓伟;赵斌峰;钱志英;陈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立源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洛他唑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西洛他唑,又名西斯他唑,化学名为6-[4-(1-环己基-1H-戊四唑-5-基)丁氧基]-3,4-二氢-2(1H)-喹诺酮,英文名为Ciostazol,结构式如下所示:
西洛他唑最早由日本大冢株式会社制药公司开发,于1988年上市,商品名为Ciostazol,1996年获准进入中国。西洛他唑(Cilostazo1)是喹啉类衍生物,为新型抗血小板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而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西洛他唑在预防复发性中风、防治血管形成术后再狭窄、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替西洛他唑的工艺路线较多,美国专利US3994902、US4818755和US4277479等早期文献报道了以环氧乙烷为起始原料,经氰基化、溴取代、酰胺化和缩合等8步反应制得,该工艺路线较长,反应条件苛刻,收率较低;且用到毒性较大的氰化物,以及乙醚等低沸点、易爆炸等有机溶剂的使用,这些安全隐患较大的操作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
唐传久在《安徽化工》2004年第3期、柳丽艳等在《化学工程师》2007年第8期、CN201310726628、CN201110032250、CN200810237163等文献报道了西洛他唑的合成方法,均由中间体5-(4-氯丁基)-1-环己基四唑与中间体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两个化合物对接制得,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Scheme 2西洛他唑常见的合成方法
该方法存在以下弊端:5-(4-氯丁基)-1-环己基四唑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用到叠氮酸的甲苯溶液,众所周知,叠氮酸是极易爆炸的化合物,甲苯为易燃溶剂,两者结合起来是巨大的安全隐患;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采用烷氧基(甲基或乙基)苯胺与3-氯丙酰氯先经过酰化反应,再经过环合反应,同时发生烷氧基的水解反应生成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在此过程中烷氧基的水解其实是多余的,原子经济性很差,原料价格也较高,完全可以用价格更便宜的对氨基苯酚替代;合成过程中需要用到乙醚,乙醚沸点低,极度易燃,且对人体具有麻醉性;另外合成过程中需要用到苯、氯仿等有毒性溶剂,对员工健康存在一定毒害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料价格便宜、安全风险较低、对环境污染较小的西洛他唑的合成方法。
一种西洛他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环己胺为原料,在溶剂四氢呋喃或甲基四氢呋喃存在下,与5-氯戊酰氯发生酰化反应生成5-氯-N-环己基戊酰胺;将5-氯-N-环己基戊酰胺与叠氮基三甲基硅烷在苯、甲苯或二甲苯中反应生成四氮唑化合物5-(4-氯丁基)-1-环己基四唑;
(2)以对氨基苯酚为原料,在酮类溶剂存在下,与3-氯丙酰氯发生酰化反应生成3-氯-4’-羟基苯丙酰胺;将3-氯-4’-羟基苯丙酰胺环合得到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
(3)以烷基醇类为溶剂,在缚酸剂存在条件下,将步骤(1)获得的5-(4-氯丁基)-1-环己基四唑和步骤(2)获得的6-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西洛他唑。
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的酮类溶剂可以是丙酮、丁酮或甲基异丁基酮,优选丙酮。
步骤(2)环合反应溶剂可选用DMSO、DMA、乙二醇等高沸点溶剂,优选DMA。
步骤(2)环合反应温度为150~250℃,优选160℃。
步骤(3)所述缚酸剂采用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氢氧化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立源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立源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4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可视耳鼻喉内窥镜
- 下一篇:拖把清洗辊子挤干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