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O2O推荐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9591.5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5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彭振龙;郭建宏;许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35205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o2o 推荐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O2O推荐方法:服务器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清单自动生成消费矩阵,服务器从消费者的历次消费矩阵中,对于同类消费项目在某个频繁消费时间,将商户的商业信息生成消费者可能需要的推送信息,并在合适的时候将该推送信息发送给消费者;通过GPS定位系统,当消费者携带的移动端频繁消费地点可以感知的范围时,则服务器将该推送信息通过移动端发送给消费者。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移动O2O推荐系统。本发明能精准推荐,综合了现有常见的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位置属性,移动感知属性等,有利于商户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综合利用,精确实现O2O应用,大大增强用户粘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用户智能终端的位置感知,结合历史交易数据在电子商务系统及线下实体店中实现精准移动O2O推荐。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推荐系统主要分为以下4类:
(1)基于内容的推荐:即通过用户的搜索关键字、在线标准、消费记录等,从后台数据裤中找到最匹配的信息向用户推荐;虽然推荐的准确度很高,无需学习,但其本质依然是被动推荐,无法发现用户的多样化需要。
(2)协同过滤推荐:先将用户分类,再利用分类中其他成员的消费、评价记录,向用户推荐商品。一般分为两种:
1)基于模型:此方法先在训练集上构建某种模型,如统计模型、贝叶斯模型、决策树、概率相关等,并通过该模型向用户推荐信息。这种方法虽然稳定性好、匹配度较高,但是训练时间长、计算复杂性高。
2)启发式:该方法先建立用户消费项目评分矩阵,根据相似用户具有相似偏好的假设进行推荐,通过相似度的计算,如各种距离的计算:欧氏距离、明可夫斯基距离、曼哈顿距离、皮尔森相关系数、Jaccard相似系数等计算,找到与用户兴趣相似的其他用户,并将其他用户的消费项目向目标用户推荐,从而实现协同推荐。虽然能实现多样化推荐,但是存在冷启动问题,即当用户是刚刚加入的新用户时,因为其没有加入其他组,故无法实现推荐。
(3)基于知识的推荐:利用在特定领域中的某些规则或实例实现推荐,虽然不需要建立用户需求偏好模型,但是领域内合理的推理规则很难制定。
(4)组合推荐:综合以上各种推荐方法,目前基于内容的推荐与协同过滤推荐组合比较普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位置有效推荐的移动O2O推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针对位置有效推荐的移动O2O推荐系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移动O2O推荐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服务器根据消费者的任一消费清单,自动生成对应的消费矩阵,即:
式中:第i次消费清单生成的第i次消费矩阵,每一行分别表示各消费项目对应的各种消费信息,消费信息包括:名称、数量、时间和地点;
2)服务器从历次所述消费矩阵中,根据同类消费项目的所述数量和所述时间跨度,预测该消费者从第i次消费到第k次消费的时间间隔d内的同类消费项目的平均消费周期t,即:
其中
式中:表示消费者第n次消费,消费第j种消费项目的数量;表示第i次消费的时间,表示第k次消费的时间;
3)根据所述地点统计该消费者在各地点消费的地点频次,设该消费者在设定的时间周期D内,共计在m个所述地方消费,分别为则该消费者在所述地点第i次消费第j种消费项目则地点频次如下:
如果:
对所述地点place排序,计算出消费任一消费项目的地点频次排前的若干个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师范学院,未经泉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9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化社交软件聊天内容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印信息插入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