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桑叶茶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82142.8 | 申请日: | 2015-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6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范作卿;邹德庆;王娜;郭光;于振诚;施新琴;周象海;赵东晓;董亚茹;朱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朱家富 |
| 地址: | 264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桑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桑叶剔除叶柄,裁切成桑叶条;(2)将裁切的桑叶条进行第一次杀青,杀青后摊凉,制得一次杀青原料;(3)对一次杀青原料进行复潮,制得一次复潮原料;(4)将一次复潮原料进行第二次杀青,杀青后摊凉,制得二次杀青原料;(5)对二次杀青原料进行二次复潮,制得二次复潮原料;(6)将二次复潮原料经揉捻、曲毫炒干后,再经烘干,制得保健桑叶茶。本发明首次采用两次杀青方式,在第一次杀青复潮过程中添加桑白乳,从而显著提高了最终制得的桑叶茶中的DNJ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桑树是落叶性多年生桑科桑属木本植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桑树种植国,广泛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桑叶中含有粗蛋白、可溶性糖、矿物质、活性生物碱、黄酮类物质以及人体所必需氨基酸等多种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成为天然的价廉物美的功能性食品原料之一。
桑叶作为药食两用的原料,早已在民间广泛应用,中医就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现代医学俗称糖尿病)的中药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中国、日本等国研究人员对桑叶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桑叶中含有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其中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就是其中的主要功能成分。DNJ为一种极性含N化合物,其化学名称是3,4,5-三羟基-2-羟甲基四氢吡啶,对二糖类小肠糖苷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小肠对双糖的吸收,降低食后血糖的高峰值,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而且未发现其对人体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DNJ含量在植物界中唯桑树最高,而在高等植物中唯桑树含有,所以,研究利用桑树资源中DNJ的保健功效成为桑树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热点。桑叶茶是近年的新兴产物,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一直停留在普通的营养、风味和香气上,还没有涉及桑叶茶中DNJ含量的加工技术出现。而普通的桑叶茶由于受材料、加工工艺的限制,使得桑叶茶中保留的DNJ含量比较低,难以达到人体所需要的有效剂量,所以其保健效果也极其微弱。因此,如何提高桑叶茶中DNJ含量,有效发挥其降血糖的保健功能是开发保健桑叶茶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健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高DNJ含量的桑品种“选792”的桑叶做为原料,经过裁切、杀一青、复潮、杀二青、复潮、揉捻、曲毫、烘干等工序,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保健桑叶绿茶。本方法中以桑白乳与水配制一定浓度的复潮液,在杀一青后均匀喷洒于杀青叶面,经滋润吸收后,再进行杀二青,由于高温破坏了桑叶及桑乳中的DNJ类似物及DNJ糖苷的结构而大大增加了桑叶茶中DNJ含量。再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与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复潮液,在杀二青工艺后喷洒于杀青叶面上,可以显著改善饮用桑叶茶后人体血糖中DNJ的活性,减缓DNJ的吸收过程,增加其活性持续时间,从而抑制小肠对双糖的吸收,降低人体食后血糖的高峰值,起到持久的作用效果,使加工成的桑叶茶具有显著降低人体餐后血糖值的保健功效。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健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桑叶剔除叶柄,裁切成桑叶条;
(2)将步骤(1)裁切的桑叶条进行第一次杀青,杀青后摊凉,制得一次杀青原料;
(3)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5%的桑白乳水溶液做为一次复潮液,均匀喷洒于步骤(2)制得的一次杀青原料表面,翻料复潮30~50min,一次复潮液喷洒量为一次杀青原料质量的5%~10%,制得一次复潮原料;
(4)将步骤(3)制得的一次复潮原料进行第二次杀青,杀青后摊凉,制得二次杀青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未经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2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薰衣草花草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健脑明目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