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产品中抗菌剂的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81154.9 | 申请日: | 2015-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3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波;顾虎;秦鑫;赵凯;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汤荷芬 |
| 地址: | 31001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 产品 抗菌剂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纺织产品中抗菌剂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品在满足人们御寒遮体的基本需求之后,逐渐拓展出其他功能。各类抗菌内衣、抗菌袜、抗菌纱线、抗菌医用纺织品、抗菌湿巾等抗菌织物正成为市场上的热销商品。所谓抗菌织物是指在不改变织物本身感官或物理化学性状( 如强度、吸水性、手感、色差) 的前提下,运用各种抗菌剂对织物进行抗菌加工,不仅使纤维材料本身能抵抗微生物分解变质,也能使附着在织物上的微生物丧失活力或不过度繁殖。目前抗菌织物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采用抗菌纤维制成各类织物,另一种是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加工来获得抗菌性能。
抗菌技术使织物获得了新的功能,但抗菌技术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安全性隐患。
纺织产品所含经皮毒物(Percutaneous toxin) 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正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所谓经皮毒就是指纺织产品中所含化学物质通过皮肤侵入身体而产生某种有害作用的毒物。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纺织品中所含表面活性剂或抗菌剂会使皮肤的角质层处于溶解状态,发挥屏障作用的皮膜张力下降,从而导致抗菌剂所含有害化学物质透过皮肤进入体内。
鉴于上述抗菌抑菌药性物质在纺织产品中的不当使用可能导致潜在的环境健康风险,对相关产品使用过程此类化学物质及时提出安全限量控制和有效检测方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建立有效的检测分析技术和安全评估方法,以及尽早寻求适合的替代物是非常必要的。
CN103728394B(2015-8-12)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固相萃取的日化用品抗菌剂检测方法,然而该方法不适合纺织品中多种抗菌剂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萃取和检测分析效率高的纺织产品中抗菌剂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纺织产品中抗菌剂的检测方法, 以三氯卡班、α-溴代肉桂醛、2 -( 4-噻唑)-苯并咪唑、4-氯-3-甲基苯酚为抗菌剂目标化合物,通过以下步骤检测抗菌剂目标化合物的残留量:
取代表性试样,剪成0.5-1.5g小片,加入50-200mL乙醇,索氏萃取1.5-3h;
然后取萃取液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采用C18柱,流动相包括第一流动相,所述第一流动相包括乙腈与去离子水,柱温为25-35℃;检测器选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分别为265、300、300、230nm;
所述索氏萃取采用改进的索氏萃取器,它包括套装而成的外管和内管,内管的上端磨口连接有冷凝器;
外管一端侧壁向外设有调温液体进口,另一端侧壁向外设有调温液体出口;
外管下方设有磨口连接端,内管上部与磨口连接端之间设有溶剂蒸汽上升管,内管底部设有虹吸管,虹吸管穿过外管上升回折后插入磨口连接端内;
外管和内管之间设有螺旋管,螺旋管的管体位于外管和内管之间的夹层中,螺旋管的螺旋管进口和螺旋管出口位于内管内;
螺旋管进口高于溶剂蒸汽上升管的上升管出口,螺旋管出口高于内管中样品放置的高度;
虹吸管外壁上且近磨口连接端的位置上一体化设置有取样管;
冷凝器顶端外接有真空减压装置。
本发明可根据样品对萃取温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控温液体,通过将控温液体保持在恒定温度,对内管和螺旋管管进行加热或冷却控温,从而控制内管中萃取液的温度,保证萃取过程的稳定性,对温度稳定性较高的物质,采用较高的温度进行萃取,提高萃取效率,对于温度稳定性较差的物质,可以采用较低的温度进行萃取,避免其发生化学变化,实现对萃取过程温度的控制;
在冷凝器外部设置真空减压装置,在不影响实验的前提下,降低了因为高温而造成生物材料中生物活性的破坏程度;能够有效地控制提取器内部的气压,以保证提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可方便地拆卸并重新组装;
在虹吸管外壁上且近磨口连接端的位置上一体化设置取样管,不要等萃取器冷却下来后才能分析萃取室溶液中组分的含量,且不需要多次更换装有药粉的滤纸筒,便于控制液固萃取终点,萃取检测方法简便、快捷和迅速;
本发明通过改进的索氏萃取器进行索氏萃取,能同时有效提取所需检测的三氯卡班、α-溴代肉桂醛、2-(4-噻唑)-苯并咪唑、4-氯-3-甲基苯酚有毒抗菌剂,并通过本发明特定的检测方法同时检测分析得出结果,萃取和检测分析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未经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1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