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化钴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7445.0 | 申请日: | 2015-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4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西;张龙生;张由芳;樊玮;黄云鹏;顾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 石墨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钴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较高的导电性、优异的力学性能、高的比表面积、质轻密度低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这些特殊性质使其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载体、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能量转换与储存器件的柔性基底材料等领域,被认为是未来十大最具潜力的新材料之一。然而,石墨烯片层易于堆叠,使石墨烯的优异性能得不到充分利用。研究表明,通过在石墨烯片层之间加入碳纳米管,可有效地抑制石墨烯的堆叠,同时也可抑制碳纳米管的团聚。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相互连接,可以构筑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材料,大大提高了其导电性和比表面积,从而达到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之间的协同效应。本专利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通过超声的方法,制备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材料,并以此为基底材料进一步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
硫化钴镍是一种典型的双金属硫化物,具有无毒、环境友好、易于制备、自身导电性好和理论容量值高等优点。与单金属的硫化镍或硫化钴相比,硫化钴镍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能和理论储锂容量值,在催化、超级电容器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是,纯的硫化钴颗粒镍易于团聚,使其活性位点无法得到充分暴露,严重影响其催化特性和能量存储的循环稳定性。因此,将硫化钴镍与稳定性优异的碳纳米材料进行有效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工艺设计,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的硫化钴镍/石墨烯/碳纳米管三元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如下优势: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材料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和高比表面积,可以为硫化钴镍提供更多的生长位点,有效地抑制了硫化钴镍的团聚,使硫化钴镍的活性位点得到充分暴露;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材料优良的导电性能有利于电子的传输,提高了复合材料整体的导电性;硫化钴镍纳米片本身具备较高的理论储锂容量值,可提高复合材料整体的比容量。因此,将其进行复合,可以实现很好的协同作用,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复合电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过程环保、成本低廉、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硫化钴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硫化钴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制备原料包括: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钴盐、镍盐、硫脲、乙二胺等。
本发明所提供的硫化钴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制备过程包括:将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混合并通过超声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材料,再通过一步水热法在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材料上原位生长硫化钴镍纳米片。具体步骤如下:
(1)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得到稳定分散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2)将碳纳米管加入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继续超声,并通过离心取上层黑色液体,得到均一稳定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
(3)将钴盐、镍盐、硫脲和乙二胺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均一的盐溶液;
(4)将盐溶液,加入到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中,超声分散,得到均匀的盐溶液和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的混合溶液;
(5)将制备得到的盐溶液和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的混合溶液转移至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硫化钴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6)将得到的硫化钴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热处理,以完善硫化钴镍的晶体结构和进一步还原石墨烯。
本发明中,步骤(2)中,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5:1~1:3,优选2:1;超声时间为1~3h,优选2h;离心速率为6000~12000rpm,优选8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10~40min,优选20~30min。
本发明中,步骤(3)的盐溶液制备过程,所述钴盐选自硝酸钴、硫酸钴、氯化钴、醋酸钴;镍盐选自硝酸镍、硫酸镍、氯化镍、醋酸镍;镍盐的质量范围为5~25mgmL-1,优选10~15mgmL-1;钴盐的质量范围为10~50mgmL-1,优选20~30mgmL-1;硫脲的质量浓度为10~40mgmL-1,优选20~30mgmL-1;乙二胺的用量为1~5mL,优选2~3mL。钴盐中的钴和镍盐中的镍的摩尔比为2~2.5,优选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74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掺水降粘装置
- 下一篇:油井单级套管接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