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纤维膜贯通孔隙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9827.9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张慧峰;吕经烈;刘铮;郭春刚;李浩;张雨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22 | 代理人: | 张东浩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纤维 贯通 孔隙率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膜结构测量与表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膜贯通孔隙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孔隙率是多孔膜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膜应用性能。孔隙率一般定义为膜孔总体积占膜总体积的百分数,其中,膜孔既包括作为有效孔的贯通孔,也包括回转孔、盲孔和死孔、球泡等无效孔结构。
对于多孔膜,只有贯通孔才能决定膜分离效果,因此孔径的严格定义应该是贯通于膜两侧的孔道中的孔喉直径。由于无效孔结构的存在,按照一般定义计算的孔隙率与膜实际有效孔隙率普遍存在偏差,因此,采用有效孔隙率的概念:即膜贯通孔总体积占膜总体积的百分数,对于膜分离过程的设计和预测更为准确。
膜孔隙率测试方法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法主要是质量法和电镜法,质量法有两种计算方法,对于不采用添加剂的制膜工艺,根据膜表观密度(单位体积膜的质量)和膜材料的密度计算,即密度法;对于采用添加剂的制膜工艺,先将膜用溶液浸润,再根据膜浸润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即浸润称重法。电镜法在电镜图像的基础上,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孔径进行统计得到孔隙率。间接法是利用与孔径有关的物理现象如毛细管力(压汞法)和毛细凝聚(氮气吸附法),通过测试相关参数,再根据公式计算孔隙率。
根据上述方法的测量原理,质量法、电镜法、压汞法和氮气吸附法无法区别贯通孔和无效孔,孔隙率结果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中空纤维膜贯通孔隙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依此测量的膜孔隙率具有结果准确、数据重现性高等特点。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空纤维膜贯通孔隙率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膜组件制备:把疏水性中空纤维膜制备成膜组件,或者将亲水性中空纤维膜进行除杂、干燥处理后制备成膜组件;计算中空纤维膜体积V;
(2)运行干曲线:将步骤(1)制备的膜组件与气压系统密闭连接,将膜组件放入密闭容器中并通入气体;缓慢提高通入气体的压力,记录透过膜组件的气体流量和气体压力,得到干曲线;
(3)膜组件浸润:将所述膜组件浸泡在浸润液中;浸润完全后,取出膜组件,称量其质量m1;
(4)泡点测量:将步骤(3)的膜组件与气压系统密闭连接,并将膜组件放入密闭容器中,密闭容器中盛放有与步骤(3)相同的所述浸润液;缓慢提高气压系统输入的气体压力,观察密闭容器中有无连续气泡溢出;当中空纤维膜表面有连续气泡出现时,记录气体压力值,即为泡点压力;
(5)运行湿曲线:重新将步骤(4)的膜组件放入所述浸润液中;浸润完全后,把膜组件与气压系统密闭连接,将膜组件悬空于密闭容器内部;缓慢提高气压系统通入的气体压力;随着压力升高,浸润液不断从膜表面渗出,落入密闭容器中;当气体压力达到步骤(4)中所述泡点压力时,称量、计算密闭容器增加的重量m2,即为膜组件渗出的浸润液质量;继续提高气体压力,通过气体流量计记录透过膜组件的气体流量,记录透过膜组件的气体流量和气体压力, 得到湿曲线;当气体流量与压力呈线性增大趋势,并且湿曲线与步骤(2)中所述的干曲线重合时,称量膜组件的质量m3,测量结束;
(6)孔隙率计算:按照以下公式计算中空纤维膜贯通孔隙率:
其中,m1——充分浸润的膜组件的质量,g;
m2——压力升至泡点压力时,从膜样品中渗出浸润液的质量,g;
m3——湿曲线与干曲线重合时膜组件的质量,g;
ρ——浸润液密度,g/cm3;
V——中空纤维膜体积,cm3。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中空纤维膜有效长度为50mm~100mm,膜外径为483μm~1722μm,膜壁厚为:58μm~443μm,膜平均孔径为0.05μm~0.40μm。
优选地,步骤(3)、(4)、(5)中使用的所述浸润液为水、乙二醇、正/异丙醇、全氟聚醚或碳氟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步骤(2)、(4)、(5)中通入的气体为氮气。
优选地,所述氮气压力为0bar~10bar。
优选地,步骤(3)、(5)中对所述中空纤维膜进行超声浸润,超声频率为50kHz~100kHz,浸润时间5min~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9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超微滤膜的凝胶箱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引气旋流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