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显著提高不锈钢材料抗氢脆性能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63120.7 | 申请日: | 2015-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忠;黄舒;盛杰;郑阳;孟宪凯;冯旭;苏纯;周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1D6/00 | 分类号: | C21D6/00;C21D1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著 提高 不锈钢材料 脆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表面强化领域和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一种不锈钢材料的抗氢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高温与激光温喷丸技术显著提高不锈钢材料(316L)抗氢脆性能的复合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316L不锈钢是工业或海洋大气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合金金属,常作为耐高压耐氢蚀的衬底用于氢能源汽车中的储氢罐上。然而该材料在含氢介质中长期服役时,会发生相应的塑性降低现象,产生氢致脆性断裂。为此,提高含氢介质中316L不锈钢的抗氢脆性能的研究受到重视。
目前针对含氢介质中材料抗氢脆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工艺及镀层的改进。例如专利号为CN 101204861 A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在钛合金零件表面制备保护层来防止其在氢气氛围中产生氢脆的现象,所述方法主要包括除油、除膜、催化、化学镀镍、电镀金、热处理过程,制得的钛合金基体表面形成有氟化膜,在氟化膜镀覆有镍磷过渡层,在过渡层上镀覆有厚度为5一20 u m的致密金层,从而可以有效防止钛合金基体在氢气气氛中的氢脆现象;专利号为CN 201850323 U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螺钉紧固件的锌镍合金镀层,该方法主要包括首先在螺钉紧固件表面镀有一层5~8μm的锌镍合金镀层,接着在锌镍合金镀层上覆盖一层400~500nm厚的三价铬化合物钝化膜,最后在钝化膜上覆盖一层封闭膜,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耐蚀性和降低其氢脆敏感性。上述专利都是从材料原始加工工艺方面及表面镀层方面进行改善以提高材料的抗氢脆性能,尚存在诸多不足:1.抗氢脆性能强烈依赖于表面涂层/镀膜的结合强度,故长时间服役后抗氢脆性能大大降低;2.表面涂层及镀膜过程涉及到的高温会引起表面残余拉应力,不利于疲劳寿命的增加;3.工艺极为复杂,工艺及操作成本较高。
与本发明较为相似的专利为CN 101960024 A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去除奥氏体不锈钢内氢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奥氏体不锈钢边保持在大气环境下,边以200℃以上、1100℃以下的加热温度加热而进行时效处理,使奥氏体不锈钢含有的氢(H)除去至 0.001 质量% (1 质量 ppm) 以下,该专利虽可去除奥氏体不锈钢内氢含量,但是仍有不足:1.表面残余拉应力较高,不利于疲劳寿命的增加;2.降温过程中难以避免氢元素的二次侵蚀,降低了排氢效果。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关使用高温与激光温喷丸表面处理的复合方法来提高316L不锈钢抗氢脆性能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不锈钢材料主要从材料成分及镀层方面来提高抗氢脆性能,工艺复杂,投入大同时电镀过程仍会引入大量氢原子的问题方面考虑,发明一种工艺简单,效率高的激光温喷丸表面强化处理方法,同时设计一种相应的强化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能显著提高不锈钢抗氢脆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能促进表面氢原子析出的温度进行氢原子析出,保温到设定的时间后再次加热到不锈钢动态应变时效温度(300-450℃)并进行激光冲击,通过激光冲击一方面利用塑性变形加速不锈钢工件氢原子的析出,另一方面阻碍降温过程中氢原子的二次侵入,同时利用高密度位错与晶界的钉扎效应有效阻滞氢服役环境中氢原子侵蚀以及氢原子偏析所致的氢脆现象,大幅降低不锈钢的氢致马氏体相变,结合激光冲击诱导的高幅残余压应力以有效提高其在氢腐蚀环境下的表面性能及疲劳性能。
所述的不锈钢为316L。
所述的不锈钢工件的氢原子析出温度为250-450℃,保温时间为0.5-3小时。
具体步骤可细化为:
A. 将不锈钢工件11置于加热平台10上,打开氮气罐17的旋转阀门15,依据压力表16调节喷气嘴13的出气压力为2×105~4×105Pa,以驱除不锈钢工件表面溢出或空气中的氢原子;同时打开加热平台控制器25,预热0.5~3小时,设置温度为250~450℃;
B. 预热结束后在不锈钢工件11表面涂一层耐高温黑漆12,调节加热平台控制器25温度为300~550℃,3~5分钟后打开油泵3并旋转阀门6控制喷油嘴8出油速度为2~5 L/min,形成硅油约束层9;
C. 通过计算机1打开激光器5对不锈钢工件11进行喷丸处理,同时控制运动平台在不锈钢工件11上加工出所需的喷丸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31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