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束冷床炉熔炼生产TB6板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2500.9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7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广;李志敏;曹占元;史亚鸣;卞辉;杨兴灿;谭兴元;梁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9/22 | 分类号: | C22B9/2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1209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束 冷床 熔炼 生产 tb6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TB6板坯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i-1023(名义化学成分为Ti-10V-2Fe-3Al)钛合金是美国Timet公司于1971年研制成功的、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高韧近β型钛合金。它是为适应损伤容限设计原则而产生的高结构效益、高可靠性和低制造成本的锻造钛合金,经适当的加工和处理可达到强度、韧性和抗疲劳性能的最佳配合。TB6是在Ti-1023的基础上研发的国产化的一种钛合金,该合金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易锻造,可轧制、焊接,可通过固溶-时效处理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经热处理后其抗拉强度δb为965~1310MPa,断裂韧性KIC为99~33MPa·m1/2。TB6钛合金主要应用于制造如主起落架、横梁、滑轨、接头等零部件,在波音757、737、A300、A320、F14、F18、BIB上得到广泛应用,也可用于316℃以下工作的发动机构件。
在传统制备TB6的工艺多采用两次或者三次真空自耗电弧炉(VAR)熔炼,采用VAR炉的熔炼工艺较为成熟,可方便对合金的成分进行调整控制,能生产出成分均匀的产品,但是对去除金属中对基体材料密度高、熔点高的材料很容易造成夹杂、孔洞、裂纹等缺陷,为后续加工中带来困难。电子束冷床熔炼技术(EBCHMR)可较好解决上述的问题,其具有熔炼冷床及精炼冷床可以控制液态金属的流动时间,但是也由于冷床的存在会诱导高密度元素进入凝壳,造成铸锭的化学成分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出现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地解决传统方法生产TB6板坯出现的问题及不足、生产的铸锭规格大、重量高、质量好,生产速度快,工序流程短、操作方便的电子束冷床炉熔炼生产TB6板坯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束冷床炉熔炼生产TB6板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粒度为6mm~10mm的V-Al合金与粒度为6mm~8mm的Fe屑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电极块,然后采用炉内焊将电极块焊接成电极,再用真空自耗电弧炉一次熔炼得V-Al-Fe中间合金,浇铸成V-Al-Fe中间合金锭;
(2)将V-Al-Fe中间合金锭破碎成粒度≤3mm的V-Al-Fe中间合金颗粒;
(3)将V-Al-Fe中间合金颗粒与海绵钛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块料,再将块料装进电子束冷床炉的进料器即阿基米德螺旋筒中,将进料器装至电子束冷床炉的进料系统中并对进料器抽真空,至进料器内真空度≤0.2Pa时,开启电子枪进行熔炼,选择方形结晶器进行浇铸,浇铸完成后对铸锭进行补缩,补缩结束后,对铸锭进行冲氩冷却,冷却完成即获得TB6板坯。
上述步骤(1)所述V-Al合金的V质量含量为55~65%,Al质量含量为35~45%,Fe屑的纯度≥99.9%。步骤(1)所述真空自耗电弧炉的熔炼真空度≤5Pa,熔炼电流为1300~1800A,熔炼电压为28~30V。
上述步骤(3)所述块料为直径Ф80~100mm、长度60~80mm的圆柱体块料。步骤(3)所述电子束冷床炉的熔炼速度为800~1000kg/h,熔炼功率1200kW~1500kW,成型功率为380~420kW。步骤(3)所述冲氩冷却的冷却时间为360min~480min。
本发明将真空自耗电弧炉(VAR)熔炼与电子束冷床熔炼技术(EBCHMR)相结合,采用将比基体密度大的元素或饱和蒸汽压高的元素均以合金的形式加入的方式,即V、Al、Fe元素V-Al-Fe合金的形式加入,降低了Al元素的挥发量,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减少了熔炼冷床及精炼冷床对V元素的捕捉量,同时也抑制了Fe元素在铸锭中的偏析。采用电子束冷床炉一次熔炼浇铸成板坯,可降低后续TB6卷、板的加工成本及提高其生产效率。本发明生产的铸锭质量高,能大大缩短TB6板、带的生产工序流程,成材率大为提高,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电子束冷床炉熔炼生产TB6板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25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宽种晶层的叠层
- 下一篇:一种铜二次资源熔炼烟灰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