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味仿真刺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0099.5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5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苏来金;徐仰丽;张井;郑晓杰;李燕;林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7/00 | 分类号: | A23L17/00;A23L27/00;A23L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帅帅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味 刺参 制备 复合凝固剂 谷氨酰胺转氨酶 产业化生产 重量百分比 打浆 仿真海参 健康营养 焦糖色素 冷却定型 食用酒精 优质蛋白 真空滚揉 纯净水 碎鱼肉 香辛料 蔗糖 海参 加酶 入模 水发 脱模 蒸煮 酱油 配制 鱼肉 食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味仿真刺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25~30份的水发低值海参、20~25份的低值鱼肉或者碎鱼肉、30~35份的纯净水、10.5~28.5份复合凝固剂、1~1.5份的食盐、0.2~0.6份的I+G、0.4~0.8份的酱油、0.4~1.0份的蔗糖、0.2~0.5份的焦糖色素、0.2~0.25份的小苏打、0.3~0.7份的食用酒精、0.8~1.5份的香辛料、0.1~0.4份的谷氨酰胺转氨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打浆;(2)复合凝固剂配制;(3)真空滚揉调味;(4)加酶入模反应;(5)蒸煮冷却定型;(6)脱模包装。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调味仿真海参具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有天然刺参的颜色、形状和弹性,且风味佳,健康营养,成本较低,加工工艺简单,有利于产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味仿真刺参产品及其加工方法,属于水产综合加工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刺参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年产值300多亿的海参产业,由此引发了对海参营养和药用成分的研究热潮,老百姓也逐渐认识到海参营养和保健作用,然而,由于刺参价格高,产量有限,仍属于高端消费,很难满足广大老百姓的营养、保健要求。
发明专利CN201110040921介绍了一种仿真海参的制备方法,但是原料没有包含任何海参原料,是一种纯粹素食,蛋白含量很少,且加工方法分为皮层制备和肥层制备两个配方,操作繁琐,另外该产品中加入了高浓度的山梨醇(25%-35%),未列入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4)的使用范围,如果长期食用,存在潜在的危害。
除了刺参外,我国还有丰富的低值海参资源,例如海地瓜、大乌参、梅花参、黄玉参等,研究表明,这些海参含有丰富的海参多糖、海参皂苷等活性物质,且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但是因刺参产业的发展,这些低值海参资源被忽视,开发这些低值海参的产品很少;同时目前我国海洋低值鱼类和鱼类下脚料资源丰富,但没有很好的综合利用方法,造成了蛋白的浪费。本发明既是充分利用这些低值海参、海洋低值鱼类蛋白资源,经过科学搭配、调味、和成型等步骤,制成颜色、形状、质构上像刺参,同时营养丰富,具有一定海参活性物质的一种冷冻或者即食仿真刺参产品,有利于低值海产品的综合利用和附加值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综合利用低值海参、海洋鱼类蛋白等资源,开发一种营养、安全、美味的仿真刺参产品,同时提供的一种调味仿真刺参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调味仿真刺参,由以下成分组成:
25~30份的水发低值海参、15~20份的低值鱼肉或者碎鱼肉、30~35份的纯净水、16.5~28.5份的复合凝固剂、1~1.5份的食盐、0.2~0.6份的I+G、0.4~0.8份的酱油、0.4~1.0份的蔗糖、0.2~0.5份的焦糖色素、0.2~0.25份的小苏打、0.3~0.7份的食用酒精、0.8~1.5份的香辛料、0.1~0.4份的谷氨酰胺转氨酶。
本发明的复合凝固剂由下列成分组成:变性淀粉、大豆分离蛋白、黑魔芋粉、海藻糖和卡拉胶;其中各个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例如下:变性淀粉:大豆分离蛋白:黑魔芋粉:海藻糖:卡拉胶=6~9:6~10:3~5:1~3:0.5~1.5。
优选的,复合凝固剂最佳重量比例为变性淀粉:大豆分离蛋白:黑魔芋粉:海藻糖:卡拉胶=8:8:3.2:2:1。
优选的,本发明的低值海参可以是海地瓜、大乌参、梅花参、黄玉参中的一种或多种,需先按照传统方法蒸煮、水发后再作为加工原料。低值鱼肉可以是:马面鲀、鲐鱼、蓝圆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调味仿真刺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00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