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锦纶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53365.1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8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宏亿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0 | 分类号: | D01F6/90;D01F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锦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锦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锦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锦纶,学名聚酰胺纤维,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锦纶是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称,密度1.15g/cm3,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主要品种有锦纶6和锦纶66。锦纶丝是用聚酰胺制成的纤维,分锦纶长丝和锦纶短丝,锦纶长丝可制成弹力丝,短丝可与棉及腈纶混纺,以提高其强度和弹性。锦纶一直以来在服装行业占据重要地位,是常用的服装面料之一,但因其易起球、易产生静电,现有技术中的锦纶材料的表面电阻为1012~15Ω,积聚在表面的电荷难以消散,给加工和应用带来很多麻烦,影响了它的服用性能,降低了织物的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锦纶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制备的抗静电锦纶抗静电效果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静电锦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称取30~70份锦纶切片、5~15份抗静电剂、1~1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2~10份导电填料、5~10份玻璃纤维、0.5~2份抗氧剂、2~10份分散剂;
(2)干燥锦纶切片,将干燥后的锦纶切片与抗静电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导电填料、玻璃纤维、抗氧剂、分散剂混合后置于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制备得到抗静电锦纶。
抗静电的设计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尽量控制静电荷的产生,另一种则是使产生的静电荷尽快漏泄。控制静电荷产生不易做到,而使静电荷尽快漏泄,尽可能降低材料电阻率使电导性适度提高,从而达到抗静电效果相对可行性强一些。为此对锦纶的抗静电改性采用第二种方案来解决。第二种方案可采用两种手段。一是添加具有表面活性的抗静电剂,使其中的亲水基团增强锦纶的表面吸湿性,形成一个单分子层的导电膜,从而加快静电荷的漏泄。另一种手段是添加具有一定导电特性的填料,利用其在锦纶共混体系中所形成的导电通道,起到抗静电的效能作用。本发明的步骤(1)中,所述抗静电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导电填料、抗氧剂、分散剂为本领域常用的试剂,优选地,所述抗静电剂为纳米级的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的管径为5~20nm,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100~1000nm。所述导电填料为粒径为10~100nm的导电氧化锌和/或导电氧化锡。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酯抗氧剂和/或受阻酚抗氧剂。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蜡、聚丙烯蜡、EVA蜡、OP蜡、TAF、TAS-2A、EBS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本发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为本领域常用的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优选地为烷基磷酸酯和聚氧乙烯醚类的复配物。
步骤(2)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60~170℃。所述挤出的温度为210~2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抗静电锦纶的制备工艺,原料中添加抗静电剂,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为抗静电整理剂,加快了锦纶材料产生的静电荷,通过添加导电填料,用其在锦纶共混体系中所形成的导电通道,起到抗静电的效能作用;另外,玻璃纤维的加入利于施加负荷时应力的传递分散,提高材料遭破坏时的极限强度,使锦纶材料的力学性能好。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制备的锦纶抗静电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无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原料均可市售购得,或根据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按重量份计,称取50份锦纶切片、10份的纳米级的碳纳米管(管径为10nm、长度为500nm)、8份烷基磷酸酯和聚氧乙烯醚类的复配物、8份粒径为50nm导电氧化锡、9份玻璃纤维、1.5份亚磷酸酯抗氧剂、3份聚乙烯蜡;170℃干燥锦纶切片,将干燥后的锦纶切片与碳纳米管、烷基磷酸酯和聚氧乙烯醚类的复配物、导电氧化锡、玻璃纤维、亚磷酸酯抗氧剂、聚乙烯蜡混合后置于螺杆挤出机中,230℃下挤出造粒制备得到抗静电锦纶,其表面电阻为1010Ω。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宏亿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宏亿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3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