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52243.0 | 申请日: | 2015-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4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素明;山田哲平;金谷康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课题在于:因拉绕各布线的长度增加而导致布线的带电量增加,会产生显示区域内的元件被破坏的问题。显示装置具有:像素和虚拟像素,其具有栅极线及信号线。上述虚拟像素具有:上述栅极线;和经由绝缘层与上述栅极线交叉的虚拟半导体层。上述虚拟半导体层与在Y方向上相邻的虚拟像素的虚拟半导体层电气性分离。上述虚拟像素还具有沿Y方向延伸的虚拟信号线。上述虚拟信号线经由多个接触孔与上述虚拟半导体层连接。上述多个接触孔在俯视观察时隔着上述栅极线而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能够适用于例如具有虚拟像素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区域的端部,以避免由于为端部而导致的结构上及电磁上的变化对显示带来影响,在显示区域的外侧配置虚拟像素。另外,虚拟像素也能够防止因制造时等产生的静电而导致的静电破坏(静电放电(ESD)破坏)(例如日本特开2013-83679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36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面向平板终端或智能手机,英制尺寸变得较大,拉绕各布线的长度增加,由此布线的带电量增加,而存在显示区域内的元件被破坏的问题。
其他技术课题和新特征将根据本发明的记述及附图而得以明确。
若简单地说明本发明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方案的概要,则如下。
即,显示装置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其具有多个像素;和虚拟像素区域,其配置在上述显示区域的外侧,具有多个虚拟像素。上述像素具有:薄膜晶体管,其具有第1半导体层;栅极线,其与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且沿第1方向延伸;和信号线,其与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且沿与上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延伸。上述虚拟像素具有:上述栅极线、第1绝缘层、和经由上述第1绝缘层而与上述栅极线交叉的第2半导体层。上述第2半导体层与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邻的虚拟像素的第2半导体层电气性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的虚线B的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的虚线C的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像素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图8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变形例2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变形例3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变形例3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3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变形例4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6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变形例5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变形例5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22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