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50034.2 | 申请日: | 2015-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3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永井忠行;近藤真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W30/188 | 分类号: | B60W30/188;B60W10/06;B60W10/11;F02D23/02;F02D29/02;F02D4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严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装置 | ||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油耗的增加的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装置(5)装设在包括带增压器(3)的发动机(2)和与该发动机(2)相连结的自动变速器(4)的车辆(1)中,控制车辆(1)的动作。该车辆控制装置(5),基于变速曲线图,判定用于执行自动变速器(4)中的变速比的升挡的升挡条件是否已成立,判定用于从使发动机(2)的空燃比成为比稀空燃比浓的空燃比的规定的燃烧模式向一边执行由增压器(3)进行的增压一边向使发动机(2)的空燃比成为稀空燃比的增压稀燃烧模式切换的切换条件是否已成立,在升挡条件及切换条件均成立的情况下,不执行变速比的升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如下这种车辆控制装置:该车辆控制装置装设在具备带增压器的发动机和与该发动机相连结的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中,依据发动机的运转状态控制该发动机的空燃比,切换燃烧模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45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002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各种燃烧模式中,利用增压器执行了增压的稀燃烧模式(以下记作增压稀燃烧模式),与使空燃比成为比该增压稀燃烧模式中的空燃比浓的空燃比的其他燃烧模式(例如理论燃烧(日文:ストイキ燃焼)模式)相比,所需的吸入空气量较多。即,在从该其他的燃烧模式切换成增压稀燃烧模式的情况下,需要使增压压力上升至在该增压稀燃烧模式中必要的必要增压压力。
这里,在从上述其他的燃烧模式切换成增压稀燃烧模式时,在执行了自动变速器中的变速比的升挡的情况下,随着该升挡的执行,发动机转速减小,所以增压压力的上升延迟。即,在上述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向增压稀燃烧模式的转移延迟,维持上述其他的燃烧模式,结果油耗升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油耗的升高的车辆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达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装设在包括带增压器的发动机和与该发动机相连结的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中,控制该车辆的动作,该车辆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基于变速曲线图,判定用于执行上述自动变速器中的变速比的升挡的升挡条件是否已成立,判定切换条件是否已成立,该切换条件用于从使所述发动机的空燃比为比稀空燃比靠浓侧的空燃比的规定的燃烧模式向增压稀燃烧模式切换,该增压稀燃烧模式是一边执行由所述增压器进行的增压,一边使所述发动机的空燃比为所述稀空燃比的模式,在上述升挡条件及上述切换条件均成立的情况下,不执行上述变速比的升挡。
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优选在由上述增压器产生的增压压力达到了在上述增压稀燃烧模式中必要的必要增压压力的情况下,执行上述变速比的升挡。
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优选在上述升挡条件及上述切换条件均成立的情况下,不执行上述变速比的升挡,执行上述变速比的降挡。
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优选在执行了上述变速比的降挡后,在由上述增压器产生的增压压力达到了比在上述增压稀燃烧模式中必要的必要增压压力低的阈值的情况下,阶段性地执行上述变速比的升挡。
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优选在由上述增压器产生的增压压力达到了上述阈值的情况下,变更成执行上述变速比的降挡之前的变速比,在由上述增压器产生的增压压力达到了上述必要增压压力的情况下,变成基于上述升挡条件已成立时的上述变速曲线图的变速比。
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优选上述规定的燃烧模式是使上述空燃比成为理论空燃比的理论燃烧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0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剩余能量可行驶距离能量补偿
- 下一篇:一种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