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伺服同步电机驱动行星滚柱丝杠的液压拉伸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8911.2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7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吨;王泽阳;范淑琴;李靖祥;钟玮;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4/02 | 分类号: | B21D24/02;B21D24/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伺服 同步电机 驱动 行星 滚柱丝杠 液压 拉伸 | ||
1.一种交流伺服同步电机驱动行星滚柱丝杠的液压拉伸垫,包括两两对称布置的四个交流伺服同步电机(1),其特征在于:交流伺服同步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行星减速器与行星丝杠(8)一端连接,行星丝杠(8)与行星螺母(12)连接,行星螺母(12)与推杆(16)下端固定连接并同时安装在第一套筒(17)内,推杆(16)上端与阀芯结构(19)的外壳(19-8)下端固定,第一套筒(17)下端与行星减速器外壳(7)固定连接,第一套筒(17)上端与底座(21)固定连接,第一套筒(17)上开有外接油路接口(18)连接液压油路,底座(21)两两对称布置在下模具(30)周围,并将其固定在工作台(29)上,阀座(20)固定在底座(21)中间的槽内,阀座(20)中间开有通孔,通孔上端与下缸体(22)的内腔连接,下端与第一套筒(17)的内腔连接,并与阀芯结构(19)的外壳(19-8)上端配合,下缸体(22)下端固定在底座(21)上,下缸体(22)上端安装有防撞垫(24),下缸体(22)外壁套有上缸体(25),上缸体(25)的下端固定有限位挡块(23),上缸体(25)的上端安装有第二端盖(27)和支撑垫(28),第二端盖(27)侧壁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6),压力传感器(26)的感应接头伸入到的上缸体(25)内腔中,工作时,下缸体(22)和上缸体(25)的内腔中充满了液压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伺服同步电机驱动行星滚柱丝杠的液压拉伸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结构(19)包括主阀芯(19-1),主阀芯(19-1)下端与上活塞(19-3)连接,并由大螺母(19-6)进行固定,上活塞(19-3)和下活塞(19-9)将外壳(19-8)内部分隔成上腔(19-2)、中腔(19-5)、下腔(19-7),上活塞(19-3)上装有阶梯节流阀(19-4)和单向阀(19-10),当上活塞(19-3)下行时液压油从中腔(19-5)经阶梯节流阀(19-4)流回上腔(19-2),当上活塞(19-3)回程上行时液压油从上腔(19-2)经由单向阀(19-10)回流到中腔(19-5);下腔(19-7)内充有压缩气体,下活塞(19-9)下行的时候,压缩下腔气体,下活塞(19-9)回程的时候靠气体膨胀力完成恢复初始位置,外壳(19-8)上端固定有法兰(19-11),外壳(19-8)外壁套有弹簧(19-12),弹簧(19-12)上端顶在主阀芯(19-1)上,下端顶在推杆(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流伺服同步电机驱动行星滚柱丝杠的液压拉伸垫,其特征在于:压边力的大小由主阀芯(19-1)和阀座(20)间的开口大小决定,根据冲压过程对压边力曲线的要求,从而得出上缸体25内液压油的压力曲线,进而得到主阀芯(19-1)的位移曲线,从而得到交流伺服同步电机(1)的工作曲线,经由压力传感器(26)即时检测上缸体(25)内的压力,通过对交流伺服同步电机(1)的控制来实现对主阀芯(19-1)的位移以及冲压过程中压边力的闭环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伺服同步电机驱动行星滚柱丝杠的液压拉伸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去掉下缸体(22)、限位挡块(23)、防撞垫(24)、上缸体(25)、第二端盖(27),将活塞(33)与活塞杆(36)的下端联结成一体安装在活塞缸(32)内,活塞缸(32)下端固定在底座(21)上,其上端安装有第三端盖(35),活塞杆(36)经定位套筒(38)中间的通孔向外伸出,活塞杆(36)上端固定有支撑座(37),定位套筒(38)固定在第三端盖(35)中间的通孔内,第三端盖(35)上开有气孔(34)连接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89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