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松动球面多束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7305.9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4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孙鹞鸿;樊爱龙;徐旭哲;任成燕;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157 | 分类号: | G01V1/1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宋鹰武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动 球面 多束换能器 | ||
1.一种防松动球面多束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顶盖、套筒和电极主体;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电极主体上部,所述壳体内设有卡位,所述套筒和电极主体整体活动的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卡位处,所述套筒与壳体围成放电腔,所述放电腔内注满导电液体,所述电极主体下部置于导电液体中;所述壳体与顶盖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与顶盖之间具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有调节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动球面多束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栓接在所述套筒连接部或顶盖,根据调节螺钉的旋进距离调节缓冲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动球面多束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从上到下设有第一内径和第二内径,所述第一内径大于第二内径,所述第一内径与第二内径连接处具有一卡位;所述套筒包括一体成型的凸起部、连接部和套筒部,所述连接部外径与所述第一内径配合,所述套筒部外径与第二内径配合,所述连接部放置在卡位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松动球面多束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径与第二内径连接的卡位处还设置有调位组件,所述套筒连接部放置在调位组件上;所述调位组件包括多个高度不同的可更换式调位组件,根据电极间距要求选择不同高度的调位组件进行更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松动球面多束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主体包括电极杆、汇流板和电缆束;所述电缆束由多根导线头头相平、尾尾成正立抛物面紧密地捆扎而成;所述电缆束连接至汇流板一面,所述电极杆设置在汇流板的另一面;所述汇流板连接电极杆的一面上还设有密封绝缘胶;所述汇流板的侧面开有第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胶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松动球面多束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杆由下至上穿出所述凸起部,所述顶盖设有一通孔,所述凸起部与电极杆由通孔穿出;所述顶盖还设有接地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松动球面多束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圆柱形的绝缘底筒,所述绝缘底筒紧贴壳体内壁设置在壳体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松动球面多束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筒与所述电缆束活动配合;所述绝缘底筒外侧面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紧固胶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松动球面多束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筒上部与电缆束紧密配合,所述绝缘底筒下部与所述电缆束间隙配合;所述绝缘底筒外侧面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紧固胶圈。
10.如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松动球面多束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还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防松动球面多束换能器与地面夯实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73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腐蚀型雨量测试仪
- 下一篇:放射治疗中在线剂量监测和验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