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浮式风电站塔筒的涂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4902.6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2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王炬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浮式风 电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装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浮式风电站塔筒的涂装方法,属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上浮式风电站塔筒处于严酷的应用环境之中,海洋大气湿度大,易在钢铁表面形成水膜,同时海洋大气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它们积存钢铁表面与水膜一起形成导电良好的液膜电解质,为电化学腐蚀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海洋大气比内陆大气对钢铁的腐蚀程度要高4~5倍。除此之外,海上浮式风电站塔筒还会遭遇到物理性的撞击,如浮冰块,船舶靠泊以及其他漂浮物的撞击等,以及海洋生物的影响,包括鱼类在内的海洋动物,贝类、植物类等。根据统计数据表明,部分海上浮式风电站塔筒由于涂装的工艺不合理、涂层选择不合理,涂层不能有效地保证海上浮式风电站的正常使用,使用寿命被迫缩短。由此可见,在海上浮式风电站塔筒的生产过程中需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并选择合理的涂层进行涂装,确保涂层的防腐性能,进而保证海上浮式风电站的安全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浮式风电站塔筒的涂装方法,本方法加强了对涂装过程的监控,保证了涂层的防腐性能。
本发明通过以下工艺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大型浮式风电站塔筒的涂装方法,其步骤包括:
步骤1:钢板表面预处理:首先对制造所用钢板进行质量调查,确定钢板表面被腐蚀程度等级,后通过抛丸除锈处理,再进行喷涂底漆,满足制造要求;
步骤2:分段制造过程跟踪补涂:在塔筒分段制作过程中,对焊接、背烧、磨损、修正等区域的涂层破损进行标示,并清洁涂层破损表面,补涂车间底漆;
步骤3:分段涂装:分段结构应交验完毕,并得到验收认可,对分段内的镀锌件、管子用布包扎好,将分段吊运至专用的喷砂涂装滚轮架上,进行二次除锈,去除开始氧化或锈蚀的部位,按照油漆配套的要求,依次喷涂对应防腐涂层;
步骤4:合拢缝跟踪补涂:待塔筒分段总组结束后,对合拢缝、合拢面进行清理,去除开始氧化或锈蚀的部位,补涂底漆,控制合拢缝局部的涂装环境,按照油漆配套的要求,依次喷涂对应防腐涂层,形成完工涂层;
步骤5:完工涂层检查:整个完工涂层表面应均匀无杂物、起皮、鼓泡、孔洞、凹凸不平、粗颗粒、掉块及裂纹等缺陷,遇有少量夹杂,可用小刀剔刮,如缺陷面积较大,应铲除重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一种大型浮式风电站塔筒的涂装方法,步骤2中塔筒采用分段建造法,采用大合拢将若干个塔筒筒节分段组装成整个塔筒。
前述的一种大型浮式风电站塔筒的涂装方法,塔筒的外轮廓为圆形。
前述的一种大型浮式风电站塔筒的涂装方法,步骤1中钢板抛丸除锈处理后需满足以下条件:钢材表面清洁度达到ISO8501—1的Sa2.5级或以上标准。
前述的一种大型浮式风电站塔筒的涂装方法,步骤1中对钢板喷涂底漆需满足以下条件:确保漆膜平均膜厚能达到10~15μm,且膜厚还应均匀,无漏喷点。
前述的一种大型浮式风电站塔筒的涂装方法,步骤3、步骤4中喷涂防腐涂层采用以下工艺: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方式,依次喷涂对应防腐涂层,喷涂应采用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难后易、纵横交错的施工方法,成90°交叉对塔筒内外表面进行喷涂,并对焊缝、反面、棱角等不易喷涂到的部位先行喷涂一次后再进行全面的喷涂。
本发明通过对塔筒的钢板的预喷涂、塔筒筒节制造过程中的喷涂、合拢塔筒筒节对合拢缝(面)的喷涂、完工检查,来完成整个塔筒的涂装。每个步骤都对表面进行涂装并确保满足要求,加强了对涂装过程的监控,本发明采用分段制造,可方便喷涂,进一步保证了涂装效果,可有效保护塔筒表面免受腐蚀,塔筒使用寿命得以保证,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大型浮式风电站塔筒涂装的流程图。
图2本发明的大型浮式风电站塔筒的示意图。
图3是将塔筒放置在喷砂涂装滚轮架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2所示,本发明采用大合拢将若干个塔筒筒节1分段组装成整个塔筒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涂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4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叠片超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紫外线固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