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改性低收缩牙科修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1054.3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5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邢晓东;范永江;张露;胡小萍;项乾;雍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6/083 | 分类号: | A61K6/08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改性 收缩 牙科 修复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牙科修复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菌改性低收缩牙科修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20世纪60年代,复合树脂作为一种美容修复材料,因操作简便、色泽自然逼真和理化性能优越,极大地满足了临床医生和患者对牙齿美容修复的要求。复合树脂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前牙充填材料,并且大量应用于后牙充填、间接贴面和冠桥修复。而树脂修复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继发龋,有报告指出:修复体的替换60%都归咎于继发龋的发生。所以,继发龋已成为龋病控制和修复体维护的一个共同的难题。继发龋指充填修复后,牙体与修复体相接之洞壁或洞底发生龋蚀,导致修复体的失败,失败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现有的复合树脂作为牙科修复材料,引起继发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材料与牙体边缘封闭性差,利于修复材料与洞壁之间食物残渣和细菌存留,导致修复体边缘继发龋的发生,边缘封闭性差多为材料聚合收缩引起;(2)材料不具备抗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缩率低、抗菌性强的种抗菌改性低收缩牙科修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抗菌改性低收缩牙科修复树脂,其特征在于,由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稀释剂及环氧体系、引发剂和抗菌添加剂制备而成,其中:
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占整个树脂体系质量的40~60%;
稀释剂及环氧体系占整个树脂体系质量的30~50%;
引发剂占整个树脂体系质量的1~5%;
抗菌添加剂占整个树脂体系质量的1~7%。
优选地,所述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
优选地,所述的稀释剂及环氧体系包含膨胀单体和环氧树脂,膨胀单体和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4):4,其中环氧树脂为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甲基二[2-(7-氧杂二环[4.1.0]庚-3-基)-乙基]苯基硅烷或2,4,6,8-四甲基-2,4,6,8-四[2-(7-氧杂二环[4.1.0]庚-3-基)-乙基]-1,3,5,7-四氧杂-2,4,6,8-四硅环丁烷,膨胀单体为3,9-二乙基-3,9-丙烯氧甲基-1,5,7,11-四氧螺杂[5,5]十一烷。
优选地,所述的引发剂为三元光敏引发体系。
优选地,所述的抗菌添加剂为含双键的六氟磷酸根季铵盐,化学通式如下:
其中,在以上化学通式中,
R1=H或CH3;
R2=CH2CH2、CH2CH2CH2或CH(CH3)CH2;
R3=烷基或苄基,其中烷基=甲基,正丁基,正己基,正辛基,正十二烷基或正十六烷基;
R4=H、CH3、CH2CH3或无;
n=2或3。
优选地,所述三元光敏引发体系包含光致酸性化合物、可见光光敏剂和电子供体化合物组,光致酸性化合物为二芳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三芳基硫鎓六氟磷酸盐或三芳基硒鎓六氟磷酸盐,可见光光敏剂为樟脑醌、二苯酮、苯乙酮、安息香醚或硫杂蒽醌,电子供体化合物为N,N一二甲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二甲基乙烯基胺苯酸或N,N一二甲基对乙烯基苯胺,其中光致酸性化合物、可见光光敏剂和电子供体化合物质量比为(1~3):(0.1~1):0.1。
优选地,所述的抗菌添加剂为含双键的六氟磷酸根季铵盐,含双键的六氟磷酸根季铵盐通式中的基团,为以下几种组合:
A:R1=H,R2=CH2CH2,R3=甲基,R4=H,n=2;
B:R1=H,R2=CH2CH2,R3=正丁基,R4=H,n=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1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桔皮油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温热电灸综合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