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凝血酶的复合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35896.8 申请日: 2015-08-27
公开(公告)号: CN105126153B 公开(公告)日: 2018-07-31
发明(设计)人: 李湘杰;翟晖;张婷婷;李次会;丁力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15/38 分类号: A61L15/38;A61L15/28;A61L15/44;A61L15/64;A61L31/04;A61L31/16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地址: 100085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凝血酶 复合 止血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凝血酶的复合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止血膜的原料含有凝血酶、透明质酸和羧甲基壳聚糖。本发明所使用的材料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均可被人体吸收,对身体没有副作用,非常安全,通过添加止血因子,缩短手术的止血时间,大大提高手术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血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凝血酶的复合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现在很多的凝血功能障碍和实质性脏器出血的患者,单单使用常规外科技术止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各种止血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止血材料,并且通过加入止血因子,使得止血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有的止血物品有海绵,通过海绵的多孔性和海棉吸收血液的能力相关,常用的明胶海绵附着在出血部位上并且吸收约为其自身重量45倍的血液,且由于常用的明胶海绵的均匀多孔性,在俘获血小板并且凝血级联被激活,从而将可溶性血纤蛋白原转化成使出血停止的不溶性血纤蛋白网状物。

在CN200580026942.6(公开号为CN101001649A)公开了一种含透明质酸的止血组合物,该止血组合物中除了透明质酸外,还含有生物材料,如明胶、胶原蛋白、甲壳质、脱乙酰壳多糖、藻酸盐、纤维素、氧化纤维素、氧化再生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CMC)、羟乙基纤维素(HEC)、聚乙醇酸、聚乙酸、其衍生物及其混合物。其止血效果优于现有的海绵。该专利提出使用的生物材料较为复杂,在实际操作时较为繁琐。

基于现有技术可知:

凝血酶是机体凝血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因子,在机体受到创伤时的止血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凝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也是血液凝血级联反应中的主要效应蛋白酶,显现出促凝和抗凝的特性。凝血酶的止血作用:一、凝血酶作为凝血因子Ⅱa,可不需经过血液凝固的第一、第二阶段而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之转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液快速凝固、填塞出血点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因其作用于止血的最后环节,故不需其他众多因子的参与;二、激活凝血因子Ⅶ,后者可使溶性纤维蛋白转变为难溶性纤维蛋白,形成凝血块;三、增强凝血因子ⅩⅢ和Ⅴ的活性,后者在Ca2+和凝脂参与下促进凝血酶因子Ⅹa形成,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四、促进血小板发生不可逆的聚集和血小板释放效应,加速血液凝固;五、促进上皮细胞生成,减少创面渗出,可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一半。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是一种天然的阳离子高分子多糖,它来源丰富,无毒无害,无污染及可降解,已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化妆品、环保及医药等诸多领域。但壳聚糖仅溶于某些酸性介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即可得羧甲基壳聚糖,根据羧甲基的取代位置不同可以获得O-羧甲基壳聚糖、N-羧甲基壳聚糖和N,O-羧甲基壳聚糖三种产物。与壳聚糖相比,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高分子氨基多糖,同时具有羧基和氨基,具有较好的酸碱缓冲作用,生物相容性好,无免疫原性,无毒副作用,同时具有促进创伤愈合等作用,因此羧甲基壳聚糖在生物材料、医药、保健食品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透明质酸钠(Hyaluronic Acid Sodium Salt),是一种多分子直链聚糖,是人体的必须物质,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细胞外基质中,浆膜是其合成部位。具有填充细胞空间、稳定细胞结构、覆盖和保护细胞的作用,可以:①抑制组织迁移;②减少血纤维蛋白原沉积;③阻隔和润滑作用;④抗炎和促进组织修复作用。从而可抑制过量纤维组织形成,防止粘连的发生,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经过检索,有关透明质酸、凝血酶、羧甲基壳聚糖混用的报道如下:

CN201110021515.6(公开号为CN102600495A)涉及一种可吸收的止血组合物其制备方法,选用壳聚糖、胶原和透明质酸为主要止血基质,通过混合工艺得到所需的止血组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5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