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4625.0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1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苏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白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C11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周小丽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姜 精油 丙基 环糊精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深加工及香精香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姜(ZingiberofficinaleRose.)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根茎具有独特的辛辣、芳香风味,是重要的调料和食品添加剂原料之一。精油也称“芳香油”,是存在于植物体的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且具有一定香味的挥发性油状液体的总称。生姜中所富含的精油具有独特、浓郁的芳香风味,是姜重要的深加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日化等领域。
生姜精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烯、倍半萜烯及其氧化产物,这些成分易挥发且化学性质不稳定。将生姜精油进行微胶囊包埋后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如狄留庆等报道了姜挥发油的β环糊精微胶囊制备工艺,孙亚青等报道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姜精油微胶囊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只能以生姜精油为原料制备微胶囊,在制备微胶囊前必须首先将生姜精油提取出来,使得工艺较为繁琐。此外,无论是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还是新型的精油提取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如,水蒸气蒸馏法能耗大、提取时间长,且精油中的不稳定成分在高温下容易降解;超临界萃取技术虽然能够在保持热敏性成分的稳定,但成本高、效率低,不适于规模化生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和酶法提取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依然还需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超高压提取装置造价高昂等等。
双水相萃取体系是由两种互不相溶的高分子溶液或者互不相溶的盐溶液和高分子溶液组成,又称水溶液两相分配体系,具有传质速度快,分相时间短、能耗较低、分离步骤少、不会引起生物活性物质失活或变性、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细胞生物学、生物工程、药物化学等领域,涉及生物酶、核酸、蛋白质以及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及提纯。
发明内容
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可用于制备双水相体系,其既能包埋客体分子,又能提取天然产物,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环糊精微胶囊包埋和双水相萃取两种技术结合起来,使提取和包埋同步完成,从而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能避免挥发性成分高温氧化和降解,提高生姜精油品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由生姜精油和羟丙基-β-环糊精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为不规则的晶体状,粒径分布较为均匀,为30-70μm。
一种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姜汁制备:取洗净的新鲜生姜,切成小块后捣碎,姜汁过滤布,离心后取上清液,抽滤,即可制备得到姜汁;
(2)羟丙基-β-环糊精/Na2SO4双水相体系相图的绘制;
(3)包埋和提取:分别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和Na2SO4加入步骤(1)中所述姜汁中配制成Na2SO4浓度为120~180g/L,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为150~350g/L的姜汁溶液;在25-65℃下搅拌进行包埋,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待分相完全后,分别移出上相和下相,所述下相即为湿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
(4)干燥:取步骤(3)中所述下相,干燥,得到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
本发明所述的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配制成Na2SO4浓度为120~135g/L,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为300~350g/L的姜汁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白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白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4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质层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具有除草作用的吡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