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4625.0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1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苏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白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C11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周小丽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姜 精油 丙基 环糊精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其特征在于:由生姜精油和羟丙基-β-环糊精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为不规则的晶体状,粒径分布较为均匀,为30-70μm。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姜汁制备:取洗净的新鲜生姜,切成小块后捣碎,姜汁过滤布,离心后取上清液,抽滤,即可制备得到姜汁;
(2)羟丙基-β-环糊精/Na2SO4双水相体系相图的绘制;
(3)包埋和提取:分别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和Na2SO4加入步骤(1)中所述姜汁中配制成Na2SO4浓度为120~180g/L,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为150~350g/L的姜汁溶液;在25-65℃下搅拌进行包埋,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待分相完全后,分别移出上相和下相,所述下相即为湿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
(4)干燥:取步骤(3)中所述下相,干燥,得到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配制成Na2SO4浓度为120~135g/L,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为300~350g/L的姜汁溶液。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羟丙基-β-环糊精/Na2SO4双水相体系相图的绘制过程为室温下,将5mL的400g/L的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置于试管内,然后用300g/L的Na2SO4溶液滴定,随着Na2SO4溶液的加入,试管内溶液由均相突然变浑浊,记录Na2SO4溶液的加量;然后在试管内加入1mL水,溶液又澄清,继续滴加Na2SO4溶液,溶液又变浑浊,计算此时体系的总组成;以此类推,由实验测定一系列双节线上的系统组成点,以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对Na2SO4浓度作图,即可得到双节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搅拌速度为2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30-150min。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搅拌速度为600r/min。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干燥,采用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时间为4-8h。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为不规则的晶体状。
10.如权利要求3-9任意一项所述的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姜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微胶囊粒径分布较为均匀,为30-7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白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白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46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质层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具有除草作用的吡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