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管壁表面处理的立式抛丸处理机系统及抛丸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5546.3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7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杰;树贵明;王明森;高印军;王大勇;齐嘉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华杰;树贵明 |
主分类号: | B24C3/04 | 分类号: | B24C3/04;B24C5/06;B24C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艳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壁 表面 处理 立式 抛丸 处理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壁表面处理的立式抛丸处理机系统及抛丸处理方法,抛丸室采用立式结构,占地面积小;抛丸室的腔体内设有内抛丸装置,对钢管内壁抛丸处理;抛丸室的外周还可设有外抛丸装置,可同时实现对钢管内外壁的处理;抛丸装置包括抛丸头主体,抛丸头主体可绕供砂管旋转,供砂管的顶部设有分砂孔,处理砂丸由供砂管的底部竖直向上到达供砂管顶部时,通过分砂孔进入到抛丸头主体的抛丸头叶片部位,通过旋转的抛丸头叶片加速后抛出,处理效率高;处理砂丸在砂丸泵送装置的作用下泵出,沿供砂管由下往上进行供砂,处理完成后砂丸依靠自身重力即可落入砂丸回收装置,总体消耗能量低;且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丸处理机及处理方法,适用于对钢管管壁进行抛丸处理,尤其适用于对钢管内外壁同时进行抛丸处理,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管壁表面处理的立式抛丸处理机系统及抛丸处理方法,属于钢管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管非常广泛地应用于供水领域,为了延长钢管的使用寿命,防腐处理非常重要。
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防腐措施就是在钢管内外壁进行涂塑处理,在涂塑之前需要对钢管的内外壁进行除锈,由于酸洗、磷化等除锈方式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酸洗后的钢管壁比较光滑,降低了涂塑层在钢管壁的附着力,所以当前在对钢管内外壁进行涂塑之前,需要对钢管内外壁进行除锈处理时优选的除锈方式是抛丸除锈,一方面是因为抛丸除锈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是因为在对钢管内外壁抛丸除锈的过程中,可以增加钢管壁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强涂塑层对钢管壁的附着力。
根据当前的抛丸除锈工艺,要对钢管的内外壁除锈,通常需要分别采用对钢管内、外壁单独除锈的抛丸机设备,分别对钢管的内、外壁进行抛丸除锈操作,除锈时间长,效率低。
另外,虽然目前市场上对钢管的外壁进行抛丸除锈的技术比较成熟,但用于对钢管内壁抛丸除锈的技术尚不完善。
现有的钢管内壁抛丸设备,通常采用电机驱动液压站,液压站带动液压马达驱动抛丸头的动力传动模式,而且由于在抛丸过程中,钢管水平放置,为了将抛出的砂丸从钢管内部用强大的气流带出,就需要大功率的抽风除尘设备,所以现有的钢管内壁抛丸设备大都体积庞大需要占用较大的厂房空间,而且能耗高除锈效率低,尤其对于大口径的钢管。现有的卧式钢管内壁抛丸机在进行内壁抛丸除锈的过程中,当管径较大时管内的砂丸不易在抛丸过程中及时清理,影响砂丸的循环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管壁表面处理的立式抛丸处理机系统,能够对钢管的内外壁同时进行抛丸处理,尤其是对钢管内壁进行抛丸处理效果好,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厂房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管壁表面处理的抛丸处理方法,具有砂丸可直接循环利用、工艺简单且处理效果好的优点,采用本发明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之后,钢管内外壁均无可见的油脂或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显示均匀的金属光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管壁表面处理的立式抛丸处理机系统,包括立式设置的抛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室内设有至少一组用于对管内壁表面处理的内抛丸装置;
所述内抛丸装置包括抛丸头主体和供砂管,抛丸头主体设置于所述立式设置的抛丸室的上部,用于接纳由供砂管从所述内抛丸装置下底部送入的用于对管内壁表面处理的砂丸,并将砂丸在水平方向抛出。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抛丸头主体连接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抛丸头主体以供砂管为轴旋转。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抛丸头主体由抛丸头下底盘、抛丸头上底盘以及夹在两个底盘之间的抛丸头叶片组成;
所述供砂管顶部管壁上设置有分砂孔,供砂管从下向上穿过所述抛丸头下底盘,将砂丸经分砂孔输送至由抛丸头下底盘和抛丸头上底盘组成的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华杰;树贵明,未经杨华杰;树贵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5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