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单粒子效应的VDMOS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2702.0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8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任敏;蔡果;杨珏琳;曹晓峰;陈哲;李爽;李泽宏;张金平;高巍;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粒子 效应 vdmos 器件 | ||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抗单粒子效应的VDMOS器件。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为在栅极下方的外延层中设置与源极相连的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柱,产生横向电场,改变空穴的流经路径,从而避免发生寄生晶体管开启造成的单粒子烧毁现象以及单粒子栅穿现象,提高VDMOS器件的抗单粒子能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极大地提高了VDMOS的抗单粒子烧毁能力,同时抗单粒子栅穿能力也能得到很好地改善;此外,本发明提出的抗单粒子辐照的VDMOS器件在保证击穿电压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器件的导通电阻;同时由于采减小了栅电极的覆盖面积,该VDMOS结构的米勒电容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单粒子效应的VDMOS(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向高频大功率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VDMOS成为电力电子领域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器件之一,使用VDMOS的电力电子电路日益增多。该结构器件通常采用二次扩散或离子注入技术形成,是多元胞器件,易于集成,功率密度大,且多子导电,频率特性好。目前VDMOS是功率MOS的主流器件之一。作为功率开关,VDMOS具有耐压高、开关速度快、低导通电阻、低驱动功率、良好热稳定性、低噪声及简单的制造工艺等优点而广泛的用于开关电源、交流传动、变频电源、计算机设备等各种领域,并取得理想效果。
半导体器件的辐照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不同类型的辐照,对半导体器件的影响是不同的。主要有四种类型的辐照能够对半导体器件产生辐照效应,它们分别是质子、电子、中子和γ射线。对微电子器件产生重要影响且研究最多的因素主要有γ总剂量辐射、γ剂量率辐射、中子辐射及单粒子效应。
VDMOS的单粒子效应主要分为单粒子栅穿(SEB)和单粒子烧毁(SEGR)。当功率MOS管关断时,会发生SEGR损伤。即当重离子轰击在栅极下侧时,衬底内的径迹附近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在电场作用下,电子空穴对相对漂移,形成栅极下侧的电荷积累,此时,栅极类似具有大量电荷积累的电容,当电容两端压差足够高时,会击穿栅氧结构,从而造成不可恢复的物理损伤。
VDMOS的N+源、p沟道和轻掺杂的n-p漂移区之间,存在着一个寄生晶体管结构,它们分别构成寄生晶体管的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一般情况下,寄生晶体管的发射极和基极通过源极实现短路,从而对器件的外部特性不产生影响。在辐照环境下,注入粒子在VDMOS器件内产生大量电子空穴对,在漂移场和扩散双重作用下,经扩散和漂移,形成瞬发电流。瞬发电流的横向扩散在基区的电阻上产生压降,当压降增大到一定值时,寄生晶体管导通。当MOS晶体管的漏源电压大于击穿电压时,流过晶体管的电流可以进一步反馈,使得耗尽区的电流密度逐渐上升,造成漏-源间二次击穿,如果结温超过允许值,则引起源-漏结的烧毁。因而减小VDMOS器件N+源区下方的电阻,即增大Pbody区浓度是提高器件抗单粒子烧毁的有效方法。传统结构如图1所示,考虑对器件阈值的影响,Pbody区浓度不能太大,对减小VDMOS器件N+源区下方的电阻无明显作用,传统结构基本不具备抗单粒子烧毁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就是针对上述传统VDMOS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抗单粒子效应的VDMOS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2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切割下料平移小车
- 下一篇:剪切机上的花键离合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