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管癌中hsa-mir-612的检测引物组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1105.6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4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玲;郝武会;李彦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鑫诺美迪基因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郭丽英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管癌 hsa mir 612 检测 引物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人类hsa-mir-612基因扩增的检测引物组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世界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根据1990-199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因回顾调查结果,我国食管癌的死亡率为17.38/10万,占癌症死亡率的16.05%,位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四位。食管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以50~70岁年龄段最为高发,大部分患者的确诊年龄超过60岁。近年来,虽然对食管癌的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鉴于其早期症状的隐蔽性和非特异性,临床上得到诊治的多数已经是中、晚期患者。早期食管癌与中、晚期食管癌的预后有着很大的差别,早期食管癌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高达90%-100%,而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10%。随着研究的深入,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有了较大的发展。最近的大量研究发现,microRNA(mi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
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由大约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小分子RNA,Mature-mirNA在RNA-InducedSilencingComplex(RISC)的引导下同mRNA的特异序列结合,从而导致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研究表明miRNA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及分化过程中起有重要的调控意义,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中mirNA也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据报道,超过50%的miRNA编码基因位于与肿瘤或在复制过程中不稳定的脆性位点相关的基因区间,提示mi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据报道,hsa-mir-612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在转移性食管癌中hsa-mir-612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可能是食管癌发生淋巴结转移调控中的关键分子,是食管癌早期诊断及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有望成为临床食管癌转移有效的诊断及干预分子靶点。
可用于分析小分子RNA检测方法主要有微阵列、NorthernBlot等基于分子杂交的方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基于分子杂交的方法敏感度低、耗时长、RNA的用量较大;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PCR反应体系中添加荧光物质或含荧光基团的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的积累实时监控整个PCR的过程,以达到对未知样品中检测因子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的目的。
但目前还没用于食管癌转移特征性的miRNA检测试剂盒。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食管癌中hsa-mir-612基因的引物组;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食管癌中hsa-mir-612的试剂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检测hsa-mir-612基因扩增的引物组,包括hsa-mir-612基因特异性引物组、内参U6基因特异性引物组;
所述hsa-mir-612基因特异性引物组包括:
上游引物hsa-mir-612-F,如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下游引物hsa-mir-612-R,如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内参U6基因特异性引物组包括:
上游引物U6-F,如SEQID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下游引物U6-R,如SEQID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本发明中,定义“hsa-mir-612基因特异性引物”是指以mirBase中基因序列(Accession:MI0003625)为模板,本发明所述的hsa-mir-612基因特异性引物,经优化设计能有效的避免pre-miRNA、pri-miRNA或其它小分子RNA的污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SEQIDNO:1、SEQIDNO:2、SEQIDNO:3和SEQIDNO:4具有至多5个核苷酸差异的序列。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引物上少数核苷酸残基的变化,尤其是引物在5’端出现的少数核苷酸的改变,只能造成该核苷酸的错配,但不会造成整个DNA复制合成过程无法进行,进而不会引起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产量的明显波动,因此,由上述SEQIDNO:1、SEQIDNO:2、SEQIDNO:3和SEQIDNO:4具有至多5个核苷酸差异的序列也可以得到正确的足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信号,因此所述序列也应该包括在本发明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鑫诺美迪基因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鑫诺美迪基因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1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