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2’,4,4’,6,6’‑六硝基二苯硫的精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11343.9 | 申请日: | 2015-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2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文;张创军;王友兵;张蒙蒙;李媛;黄凤臣;胡琳琳;席伟;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C323/09 | 分类号: | C07C323/09;C07C319/2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11011 | 代理人: | 梁勇 |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 二苯硫 精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中间体的精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2,2’,4,4’,6,6’-六硝基二苯硫的精制方法。
技术背景
2,2’,4,4’,6,6’-六硝基二苯硫(DPS)是合成高能钝感炸药2,2’,4,4’,6,6’-六硝基二苯砜(PCS)的重要前体,2,2’,4,4’,6,6’-六硝基二苯砜密度为1.830g/cm3,熔点345℃,爆发点375℃(5s),撞击感度100%,摩擦感度97%,爆速7174m/s,可作为高温射孔弹用炸药,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以2,2’,4,4’,6,6’-六硝基二苯砜为基的混合炸药在170-200℃温度范围内完全可代替以PYX/HNS为基的耐热混合炸药。
文献[邓明哲,叶志虎,赵省向等.耐热炸药PCS的合成及应用[J].火炸药学报,2007,30(5):42-44.]报道的2,2’,4,4’,6,6’-六硝基二苯硫合成是以苦基氯为原料,乙醇作为溶剂,硫代硫酸钠作为硫化剂,碳酸钙作为促进剂,回流反应1小时,用10%盐酸中和过量的碳酸钙,过滤,有热水、乙醇洗涤,干燥后制得2,2’,4,4’,6,6’-六硝基二苯硫粗品。相关文献未见有其精制方法的报道。合成出的粗品未经精制处理直接进行下一步氧化反应制备2,2’,4,4’,6,6’-六硝基二苯砜,得到的2,2’,4,4’,6,6’-六硝基二苯砜的纯度为90%-92%,需要对2,2’,4,4’,6,6’-六硝基二苯砜进行精制来提高产品纯度,并且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产品纯度高、精制时间短、废水易处理的2,2’,4,4’,6,6’-六硝基二苯硫精制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2,2’,4,4’,6,6’-六硝基二苯硫的精制方法,2,2’,4,4’,6,6’-六硝基二苯硫(DPS)的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
本发明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粗品2,2’,4,4’,6,6’-六硝基二苯硫加入乙酸中,搅拌并降温至30℃,再缓慢加入氧化剂,加完后升温至60℃~80℃,反应1~3小时,过滤、水洗,乙醇洗,干燥得精制的2,2’,4,4’,6,6’-六硝基二苯硫。氧化剂为双氧水时,2,2’,4,4’,6,6’-六硝基二苯硫与乙酸、H2O2用量比为2,2’,4,4’,6,6’-六硝基二苯硫:乙酸:H2O2=1g:15ml~25ml:5ml~7.5ml。氧化剂为双氧水和酸酐时,2,2’,4,4’,6,6’-六硝基二苯硫与乙酸、H2O2、酸酐用量比为2,2’,4,4’,6,6’-六硝基二苯硫:乙酸:H2O2:酸酐=1g:15ml~20ml:3ml~4ml:0.5g~1g。
本发明中粗品2,2’,4,4’,6,6’-六硝基二苯硫是指以三硝基氯苯为原料,经缩合,硫化得到的DPS,或由其他原料或其他工艺得到的,也包括在使用中混入杂质的DPS。
所述氧化剂是指包括H2O2及酸酐RCOOOR。所用H2O2为市售的30%、50%及其它浓度的双氧水;酸酐RCOOOR中R为C1~C8烷基、苯基、苄基或芳基,且其中的-COOOH不限于一个。
本发明的2,2’,4,4’,6,6’-六硝基二苯硫的精制方法的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粗品2,2’,4,4’,6,6’-六硝基二苯硫加入乙酸中,搅拌并降温至30℃,再缓慢加入双氧水,加完后升温至60℃~80℃,反应1小时,过滤、水洗,乙醇洗,干燥得精制的2,2’,4,4’,6,6’-六硝基二苯硫。2,2’,4,4’,6,6’-六硝基二苯硫与、乙酸、H2O2用量比为2,2’,4,4’,6,6’-六硝基二苯硫:乙酸:H2O2=1g:25ml:7.5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1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