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及其装配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8434.7 | 申请日: | 2015-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达炜;谢利昌;范少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2;B23P2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李双皓 |
| 地址: | 5190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及其 装配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及其装配工艺。该压缩机包括: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上设置有通孔;泵体吸气管,所述泵体吸气管穿过所述通孔安装到所述壳体结构内部的气缸的吸气孔中;以及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气缸的吸气孔中,且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泵体吸气管的端部相接触,通过泵体吸气管顶紧密封圈,使得密封圈变形预紧,达到密封效果,同时,密封圈不会占用吸气通道的空间,降低吸气阻力,提升压缩机的能效,降低压缩机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密封的压缩机,以及上述压缩机的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和图2,目前,压缩机的分液器、壳体结构和泵体之间的联接密封方法:通常泵体吸气孔内插入铜质泵体吸气管,靠敲入钢质密封圈将泵体吸气管胀大,再和泵体吸气孔紧配密封,然后将分液器插入泵体吸气管中,最后将分液器和泵体吸气管及设置在壳体结构上的壳体吸气管焊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联接和密封。但是,敲击钢质密封圈时,容易导致泵体移位,从而导致泵体的间隙改变,压缩机能效降低甚至泵体卡死;另外,密封圈存在于泵体吸气管中使得吸气通道中多了一个障碍,吸气孔径变小,增加吸气阻力,影响压缩机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压缩机在装配敲击泵体吸气管时,易造成泵体移位进而导致压缩机能效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因敲击泵体吸气对泵体间隙的影响、改善吸气通道、降低吸气压力、提高能效的压缩机,以及应用于上述压缩机的装配工艺。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压缩机,包括:
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上设置有通孔;
泵体吸气管,所述泵体吸气管穿过所述通孔安装到所述壳体结构内部的气缸的吸气孔中;以及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气缸的吸气孔中,且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泵体吸气管的端部相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由软质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吸气管,所述壳体吸气管安装在所述通孔中;
所述泵体吸气管包括第一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一吸气管与所述第二吸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吸气管穿过所述壳体吸气管安装到所述壳体结构内部的气缸的吸气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分液器,所述分液器上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安装到所述第二吸气管中,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二吸气管密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气管与所述第二吸气管的内径不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液器的出气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吸气管的内壁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体吸气管的第一吸气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且至少两个所述凸起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高度为0.02mm~0.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与所述气缸的吸气孔为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支架和锁紧件,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壳体结构上,所述锁紧件将所述分液器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还涉及一种压缩机的装配工艺,应用于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压缩机,包括如下步骤:
S100:装配步骤,将密封圈安装到气缸的吸气孔中,再将泵体吸气管插入到所述气缸的吸气孔中,随后再将分液器的出气管安装到所述泵体吸气管中;
S200:焊接步骤,将所述泵体吸气管、壳体吸气管与所述出气管通过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8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门用铰链
- 下一篇:一种防盗网逃生窗装置





